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动态 > 正文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提升养老投资长期收益

2018-03-26 05:29  来源:证券时报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认为,养老投资经常被误解成需要绝对的短期安全,而忽略了养老资金的长期投资属性。事实上,短期的净值波动并不会对养老金投资造成实质的伤害,其真正的威胁在于为了确保每年都保本盈利,而把资金大部分配置在短期且收益稳定的金融产品中。这种“长钱短投”的错配,导致资金长期投资回报低微,最终达不到退休后美好生活的目标。

    养老金作为长期资金,应该“长钱长投”,把更多的资产配置到长期收益率水平较高的权益类产品中去。尽管这样会承受短期阶段性亏损的压力,但随着投资时间的增加,出现亏损的概率会直线下降。此外,在他看来,养老金投资可采用类定投模式,这会让投资成本更均匀,避免出现在高点大量买入的情形。

    主动权益类基金

    最适合养老投资

    当我们老去,靠谁养老?目前,国内居民退休后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大支柱”:国家提供的社会基本养老金、少数雇主单位缴纳的补充养老基金,以及个人自发积累的养老储蓄金。

    从实际情况来看,前两部分的养老金积累可以保证老龄人口基本的衣食住行保障,但无法实现改善型需求。而即便是在发达国家,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账户依然是养老资金最重要的来源。

    窦玉明指出,我国有个人储蓄养老的良好传统,个人的储蓄量很大,但是银行储蓄是一种适合短期投资的流动性工具,虽然短期风险很低,但长期收益率也很低,和养老金的长期资金属性并不相配。人们用于养老投资的资金,天然具有投资期限长、流动性要求不高的长期投资属性,投资年限可以长达20年、30年甚至50年。因此,“长钱”要“长投”,要更多地投资到平均收益率较高的权益类基金产品上,才可能提高长期回报。

    窦玉明说,养老投资真正的威胁在于,为了确保每年都不能亏损,只投资短期安全的产品,致使长期回报低微,最终达不到退休后更美好生活的目的。很多人不愿意把养老资金投资于权益类基金,是因为担心短期波动造成亏损。这其实是认知上的误区,人们往往把价格的短期波动当成“损失”,但其实短期的波动并不会造成真正的长期亏损。对于长期资金来说,随着投资期限的拉长,权益投资出现亏损的概率会快速下降。

    在国内的各类权益类产品中,窦玉明更看好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近20年来,主动管理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比同期指数收益率高出约百分之十。“这是因为国内的股票市场还不是很有效,主动投资的优势非常明显;相反在欧美成熟市场中,主动投资往往难以战胜指数基金。”窦玉明认为,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动权益类基金依然是最适合于老百姓养老投资的工具。

    一流产品业绩

    +高质量客户服务

    据统计,权益基金滚动持有十年的历史平均年化投资回报接近15%,这是很不错的成绩。但基金投资人的回报远远低于这个水平,粗略估计基金投资人的平均年化回报可能不到5%,中间存在巨大差距。

    窦玉明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基金持有人习惯于短期追涨杀跌,而不是长期持有基金产品。他反思道,虽然是基金持有人自己的投资行为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损失,但作为基金公司、销售渠道以及投资顾问,在投资者教育方面也存在很大不足。

    在他看来,基金管理人应该做好两件事:其一,要做好投资业绩,给投资者提供一流回报的产品;其二,要提供高质量的投资者教育和客户服务,帮助投资者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培养正确的投资方法。

    窦玉明认为,除了提供投资产品以外,高质量的投资者服务,尤其是智能投资顾问服务将是养老理财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智能投顾的方式,可以用老百姓能够负担的成本,帮助这些普通大众投资者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形成良好的长期投资习惯,让大众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更接近基金净值的增长率,不因为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而损耗收益。为此,中欧基金开发了自己的智能投顾产品——水滴智投系列,帮助普通投资者享受私人银行般的定制化投顾服务。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