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动态 > 正文

中国基金业协会前会长孙杰: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

2018-03-26 05:28  来源:证券时报

    中国基金业协会前会长孙杰从国家金融战略目标的大背景出发,阐述了《基金法》的受托人制度与信用关系在理财领域的区别、基金在直接融资中的重要地位、《基金法》及其原则在理顺资产管理行业的意义,谈了对中国基金业在过去20年历程的观察。

    此外,孙杰同时指出,基金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缺憾,比如在刚兑和监管套利等金融乱象挤压下,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发挥的作用不尽理想,孙杰寄望于新的监管体系改革和资产管理办法,应该以《基金法》的法律体系和原则为主线,让资产管理回归本源。

    基金行业要“忠人之事”

    在他看来,大多都有这样的经历,到医院去看医生,把治疗疾病托付给了大夫,把孩子送到托儿所幼儿园,把孩子的健康成长托付给了幼儿园老师,这种托付内涵了我们对生命健康的渴求、对孩子的珍爱和对权益完整性的期待。同样,基金持有人把钱交给我们管理人,他们托付了对资产保值增值和防范风险的期盼,这就是受托人的义务和责任,也就是他们权益的受托人制度。因此,孙杰表示,基金管理人“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提法只是说明了一个形态,但它没有说出本质。

    他认为,行业的本质不光是“受人之托”,更要“忠人之事”。因为这种托付关系没有像银行抵押和资本充足率作后盾的信用关系,也没有“刚性兑付”的可持续性的保障,就像医院就医没有大夫用生命和财产担保一样,而是靠一种忠实履行受托义务的责任,这是资产管理的基本性质,也是建立在信托法平台上的《基金法》的根本原则。

    基金在直接融资中

    地位重要

    论坛上,孙杰提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发展机构投资者就摆在了那些先驱们的议程上。现任和历任证监会主席都不遗余力地推动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健康发展,并推动把发展机构投资者写进了“国九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他进一步表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是国家金融的战略目标,也是融资体系的一件大事。

    根据国内外经验证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机构投资者应该起到支撑的作用。公募基金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他看来,公募基金20年取得了非常令人欣慰的成绩,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公募基金的渗透率大幅提高。目前中国有近1/3的人口以及他们的家庭进入了公募基金理财的渠道。美国有47%-49%的家庭把资金交给公募基金,但实际上美国公募基金渗透率非常高,他们的IRA账户(个人退休账户)和企业年金主要是通过公募基金来进行管理。与之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推动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和倡导了价值投资。大约2002年-2003年期间,在当时庄股盛行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开始倡导价值投资。随着公募基金的壮大,“无股不庄”的局面开始慢慢被颠覆,价值投资理念逐渐被市场接受,上市公司开始受到机构投资者约束。

    三、参与市场的改革、完善和发展。在资本市场改革最重要的一项里程碑事件——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公募基金作为对家(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谈判),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成就了股权分置改革。

    四、推动了金融行业对人力资本的承认。

    另外,他也表示,虽然公募基金过去20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有一些缺憾。其中一点是,当年写入中央政府文件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目标,基金行业这方面的作用目前依然乏善可陈。

    孙杰分析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前期市场出现很多高回报的无风险收益产品,这些产品刚性兑付能保证5%、7%、甚至最高18%的收益。这大大挤压了公募基金这只规范的、高度透明的、受法律层面监管的(多种理财产品缺乏法律层面的调整)、也是国际上主要资产管理模式的行业和队伍。

    他表示,市场上只有公募基金有一整套的法律、部门规章、规则、指引等法律法规体系,加上高度透明的市场约束和严格的监管部门监管。近几年私募基金也被纳入了法律调整和监管。那些林林总总的刚兑高收益产品,基本都缺乏完整的法律体系和监管,几十万亿资产只有两三个部门规章来约束,这些“创新”只能创造更多的市场风险和监管的麻烦,是对金融体系的不负责任。

    孙杰表示,我们寄厚望于新的监管体系改革,寄厚望于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协调,希望在这个监管大框架下,可以好好治理资产管理行业,让其最终回归到资产管理本源。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