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重要新闻 > 正文

国务院总理李强谈经济,专家学者快速解读!

2023-03-13 12:3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吴晓璐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谈及中国经济,李强表示,有关具体政策措施,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作了全面部署。基本取向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稳,重点是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进,关键是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步。

    具体来讲,要特别做好几件事,或者说要打好这么几套组合拳:一是宏观政策的组合拳,二是扩大需求的组合拳,三是改革创新的组合拳,四是防范化解风险的组合拳。这些组合拳,都是有其具体内涵的,有的还会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

    实现5%左右增长目标

    需要“倍加努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李强表示,今年,中国经济预期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这是我们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确定的。当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20万亿元,基数很高,加上今年的新挑战不少,要实现5%左右的增长,并不轻松,需要倍加努力。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记者表示,5%左右的增长目标还是比较合理的,反映了我国坚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把增长质量放在第一位。从今年前两个月经济运行来看,恢复较好,数据是超预期的,预计一季度GDP就可能超预期。

    近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对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充满信心。信心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发展基本面的判断,二是对今年两个多月以来经济运行基本态势的观察。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劳动力供应充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国际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研究机构都在研究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测算基本都在5%至6%之间。随着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我国经济增长有望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康义说。

    从今年前两个月情况看,市场预期正在改善,如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52.6%,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也调高了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经济指标出现好转势头,如铁路货运量、发电量、人民币贷款余额都平稳增长。

    “今年消费、餐饮、文化、旅游等需求在防疫政策调整后疫情快速过峰中提前反弹,叠加换届带来的投资冲动和必要的需求刺激政策,市场对实现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的信心大幅提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对记者表示,实际上,为实现5%左右的目标,开春以来各级政府和部委就已提前发力,为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不懈努力。当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有所提升,这种局面又为“稳中求进”创造更好环境,可以更从容更有序稳定经济增长,同时有更大的空间推进具有深远意义的开放改革,更好结合扩大内需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起好步开好局,争取实现更好的经济增长实效。

    “从最近两个多月情况看,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企稳回升态势,一些国际组织也调高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对此,我充满信心。”李强表示。

    扩大宏观调控力度

    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在宏观政策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研究员尹中立对记者表示,今年两会确定财政赤字为3%,相较去年2.8%有0.2%的提升,向市场传递出财政扩张的信号,加之积极的货币政策更加精准,房地产市场逐步恢复,有利于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资产价格稳定向好趋势的确立。

    李迅雷表示,从今年的政策安排来看,也是比较适中的。如财政赤字率按3%安排,提升了0.2个百分点,但实际的财政支出要比去年少,说明不是要大幅增加支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使得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合理。

    “今年需要通过必要的宏观需求政策适度扩大国内需求,但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充分利用市场内在恢复力量,注重政策的调整优化,尤其是要减少行政性和约束性政策,使得市场主体能自主响应市场需求,还需要从多层面多维度呵护和提振市场信心。”陈道富表示,总量需求政策的最终效果,高度取决于市场信心的恢复程度和机制顺畅程度。因此,我国既需要扩大宏观调控力度,又需要为提高需求政策效率创造良好环境和机制,两方面都要有所作为,当然更为关键的是要激发起微观主体的活力和动力,政府需要无为而为。

    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

    投资要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

    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李迅雷表示,从扩大内需来看,一个是投资,一个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投资也是扩内需一个重要路径,但是投资要跟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要更加精准,能够提高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立,尤其是要提供有效供给,比如补短板、‘卡脖子’领域;另外,还要改善营商环境,扩大民间投资。使得供给和需求两端能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李迅雷说道。

    陈道富表示,扩大内需,首先应利用市场内在的需求动力启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让市场主体愿意、可以和能够及时响应市场需求。这需要在不同层次上稳住市场预期,激活市场活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减少市场主体不必要的约束,减少行政干预。其次,适当扩大和延长市场需求,这需要必要的宏观需求政策和针对需求三大马车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最后,需要在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稳定需求,包括科技自立自强,包括新安全观下的产业布局,以及新能源低碳发展相关的产业发展等。供给尤其是具有长远前景的供给是需求的重要保障,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供需两侧发力

    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资本市场在支持优质房企融资,改善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以及资产负债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据记者统计,自去年11月份房地产融资“第三支箭”落地以来,A股市场共有14家房地产企业发布再融资预案,预计融资规模合计约573.16亿元。其中,沪深主板4家房地产企业的再融资申请已顺利平移至交易所,近日均已获受理。

    李迅雷表示,房地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保持平稳有序健康发展。从供给端来看,要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隐患,如降低杠杆,完善财务结构;从需求端来看,要满足自住型的需求和改善型的需求,可以因城施策,对限购、限贷等政策进行适度调整,降低购房成本。

(编辑 张明富 白宝玉)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