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两会报道组 许洁 王君

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
在2019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带去了“关于保护和恢复东北黑土地生态资源的建议和关于构建社会支持体系鼓励生育的建议”的两项议案。
冷友斌认为,目前我国东北黑土区面临着变“瘦”、变“薄”、变“硬”、黑土内涝问题凸显。在三江平原地区以及松嫩平原地势低的土壤,因为质地黏重,存在土壤排水、透水性差等问题。
在今年的两会上,冷友斌带来了两份议案,而东北黑土地问题依然是其中的一项。
冷友斌认为,东北黑土地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而著称。黑土地耕地面积占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0.6%,占中国耕地面积的10%。作为稀缺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属性。但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区”逐渐变成了“生态脆弱区”,影响东北地区农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如何能更好地保护黑土地,又能不断地提高黑土地的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冷友斌继续建议国家加强对黑土区耕地保护,具体建议如下:
加强黑土地保护的研究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轮作和土壤耕作制度。在东北黑土区根据气候特点和种植业布局,建立合理轮作制度;通过有机物料(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打破犁底层,增加耕层厚度,提高耕层有机质含量和水养库容,不断促进黑土地质量提升。
强化黑土地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落实科技-管理-生产三位一体,实现技术研发的原创性、系统性和应用性。建议相关立项部门联合设立黑土地保护项目,将项目的科学问题、技术研发、技术设计和项目实施作为一个系统操作。
鼓励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全面推进机械化、配套相应的补贴政策。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农机配套建设,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现代农机装备和规模种植优势,做到与生产规模相匹配。国家对新型经营主体购置大型农机具予以补贴,同时对黑土地保护利用过程中的关键作业环节给予补贴。
加强宣传力度和科技培训强度,提高黑土地保护意识。通过各级媒体报道我国黑土地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强调东北黑土区在我国粮食生产尤其是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黑土地保护的意识,实现黑土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长期发展目标。
此外,作为一家乳企负责人,冷友斌还带来了关于增强对种养结合与规模化奶牛养殖行业支持的建议。
众所周知,我国是全球前三的乳品生产国和消费大国。近年来,我国奶业格局正加紧规模化、集约化进程,逐步提高规模牧场的饲养条件、产业素质和生产水平。但是在规模化奶牛养殖的进程中,高污染、高成本以及产业配套设施等方面均制约规模化奶牛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冷友斌建议国家增强对种养结合与规模化奶牛养殖行业的支持。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