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两会进行时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中化集团总经理杨华:加速建设完善国农保障

2020-05-25 19:53  来源:证券日报网 杜雨萌

    本报两会报道组 杜雨萌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化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杨华围绕国家级农业投入品应急保障、农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化工安全等话题提出三条建议。

    加速建设完善国农保障

    农安天下安,安农安天下。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农业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有多个国家限制粮食出口。“在这个经济贸易受疫情影响而发生深刻变化的特殊时期,我们更能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的重要论述是多么具有远见卓识。”杨华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杨华建议,加速建设完善国家级农业投入品(化肥、种子、农药等)应急保障战略体系(国农保障),在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突发风险挑战下,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提升农业产业链整体抗突发风险的主动性和系统能力。

    完善农产品全程质量技术标准体系

    当前,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消费需求由“吃饱”向“吃好”转变,对农产品安全、绿色、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高品质农产品的结构性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进口国,2019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达到4958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虽有平衡国际贸易的因素存在,但也日益凸显中国农产品品质升级的紧迫性。

    杨华认为,优质优价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农产品品质升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只有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才能不断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杨华表示,一方面,农产品的品质标准不够健全统一,特别是针对高品质农产品的相关标准缺失;另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阻碍了优质优价的实现,绿色和优质农产品往往难以与常规农产品形成合理差价,新型种植者面临优质难以获得优价,甚至面临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

    对此,杨华建议,以推动农产品优质优价为导向,尽快组建跨部委统一协调的专门工作机构,就完善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开展顶层设计,并调动市场化主体的力量共同参与标准修订完善。“以产品为单元、以流程为链条”构建全面贯通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并实现与全程品质溯源相结合的标准落地应用,以标准化助推农业的绿色化、优质化、专业化、品牌化。

    设立国家级“化工本质安全技术创新中心”

    我国是全球第一化工大国,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航空到汽车,从农业到芯片,从城市发展到健康营养,都离不开化学工业。事实上,在我国化学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风险也不断增多,并且事故多、污染重、消耗高已成为制约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问题。

    杨华表示,化工安全技术是架起工艺与工程的桥梁,是实验室到产业化必不可少的技术途径。在传统化工研究基础上,化工安全技术更加注重于从本质上探究化工过程的非安全因素,目的是实现精准设计、精准生产和量化风险管控。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我国化工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起步,但仍是我国化工关键技术领域中的一项短板,其研究、应用与推广力度亟待强化。

    对此,杨华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协同设立以中央企业为主体的国家级“化工本质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强化数据库建设与工程化应用;建立完善安全技术研究和应用管理机制,提升化工产业过程安全要求,全面开展高水平化工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支撑我国化学工业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

(编辑 乔川川)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