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两会报道组/左永刚 徐天晓 编辑 夏芳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在驻地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期货市场开放条件已经具备。
姜洋表示,目前我国70%-80%的大宗商品比如原油、天然橡胶等,是通过“一带一路”进入中国市场的。如果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好商品期货市场这个平台作用,都来参与我们这个市场的交易。那么,按照我们中国国情制定的规则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就自然通过市场交易的行为,就实现了我们国家输出规则的作用。”
姜洋指出,去年3月份推出的原油期货,交易情况比较好,原油期货在国际上占到第三位,目前一些大的能源供应商已经在参照我国的原油期货价格与中石油和中石化签订远期合同。如果我们的铜铝及其它大量的商品都利用市场定价的方式寻找我们的基准,让全球都用我们的价格。价格受规则影响,规则受国情影响。在中国,就要制定中国的规则,如果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了,那么,我们就要调整我国的监管规则,修改规则就会影响交易,交易就会影响交易量,通过这个传递,将中国的影响力传递出去。
“目前,国外的投资者不参照我们的定价,要想让他们参照,条件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我们的基础制度和监管能力,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扩大开放。”姜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