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你们很高兴。”3月2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在政协经济界别报到时,向记者表示。

摄影/徐天晓
姜洋视记者为好朋友,与他的工作经历不无关系:媒体记者出身,于1982年起历任经济日报社编辑、记者,金融时报经济部负责人。1990年起,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新闻处副处长、处长、办公厅秘书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副司长等职。
姜洋是中国资本市场上有一位老兵。去年,他首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彼时,他还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姜洋只要一露面,都会遭到记者们“恶狠狠”的围堵,每走一步都很艰难。看到此景,面对同去参会的委员们,姜洋开玩笑道:“记者们追的不是我,是中国的股市”。
去年6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消息,免去姜洋的证监会副主席职务。随后《证券日报》独家报道,他退休后将去上海任新职。
2018年6月23日,姜洋首次以新的身份亮相。


根据证监会网站消息,6月23日晚,中国证券博物馆首堂公开课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公开课由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主讲,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中国证券博物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姜洋同志主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蒋锋致欢迎辞。

摄影/左永刚
今年两会,姜洋将会关心哪些话题?3月2日晚间,《证券日报》记者在政协经济界别驻地“逮“到了他——用完餐后正浏览中国邮政展览区,翻看展览区的新书。
姜洋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4份提案,其中包括加快《期货法》立法进程的相关提案。
这将是姜洋连续两年建议加快《期货法》立法进程:去年,姜洋提交的第一个提案就是《加快制定期货法,推进期货市场法治化进程》。
这同样与姜洋此前的工作密不可分:1990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金融监管工作;1997年,在担任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副司长的同时,还兼任人民银行证券回购清理小组副组长和国务院“327”国债期货事件辽宁国发(集团)资产负债调查组组长,参与了“327”国债期货事件的后续处理;1998年随中国人民银行将证券经营机构的归口管理划转中国证监会,他出任中国证监会机构监管部主任;2001年任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党委书记。2006年回京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党委委员,后升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党委委员,到2018年6月离开现职。
有着28年金融监管经历,20年期货监管经历的姜洋,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史权威的见证者之一。他参与了我国期货市场由乱到治的过程,并做出了努力,中国期货市场从清理整顿阶段步入了规范发展阶段、创新发展阶段的良性轨道,市场规范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功能逐步发挥,市场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
姜洋在为《发现价格:期货和金融衍生品》一书做的自序中表示:2006年7月,我回到北京后,一直在证监会领导班子中分管期货工作到2015年年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证监会党委统一领导下为期货市场改革开放、建设发展做了一些工作。10年时间里,我按照证监会党委的要求,狠抓期货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推动建立了一系列规范发展的法规和规章制度,重要的是积极推动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两次修改,并两次参与“期货法”的起草工作,促进了期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他同时称,在过去多年的“期货法”起草调研中,我们向市场各方宣传解释,我国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经济功能显著发挥。多年来发布的许多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相关政策等行之有效,特别是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性制度对期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呼吁通过立法对它们进行法律条款化。经过努力,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比如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制度、以“一户一码”和实名制为基础的“穿透式”监管制度等相关内容,已经体现在“期货法”草案中。
由此,我们可以这么说,作为中国期货市场的主要设计者、建设者和监管者之一,姜洋,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史绕不开的名字。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姜洋为何要连续两年呼吁加快推进期货法立法了。
对了,关于期货法立法进展,2018年8月份,中国证监会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588号(财税金融类223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披露:目前,期货法(草案)已经全国人大财经委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预备审议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