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立平
8月14日,《证券日报》记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地质局、《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将于8月28日—29日在银川举办,会议将聚集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等重点方向发布500项高质量技术成果,助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陈放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自2015年起,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已经连续举办五届,累计发布800项技术成果、签署96项合作协议。作为“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筹备期间,会议举办方就聚焦阿拉伯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科技创新需求,确定了500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用于发布,希望通过重点成果发布和项目签约活动,为中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并推动宁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据介绍,会议举办方依托部区会商、央地协作机制,在科技部的指导支持下,获取了适宜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广的先进技术成果400项;依托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面向中国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征集了应用型技术成果800项;通过中阿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从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意向出海的企业技术成果100项。在上述1300余项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阿拉伯国家的实际需求,最终确定500项高质量技术成果用于发布。
同时,除集中发布先进技术成果外,“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还通过技术专题推介、供需双方对接等多种形式,向阿拉伯国家提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并通过签署人才联合培养、网络共建等协议,完善常态化协同机制、搭建包容性合作平台,通过技术培训、实地考察、主旨报告等活动,推动中阿科技人员在更广泛的领域碰撞思想火花、孕育合作机遇。
其中,会议期间举办的“人工智能技术推介对接会”,将聚焦阿拉伯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需求,邀请中阿学术界、产业界人士,通过主旨报告、技术推介、洽谈交流等形式,深入探讨中阿双方人工智能合作方向,推动相关技术成果在阿拉伯国家落地转化。“清洁能源技术交流考察国际培训班”将面向阿拉伯国家技术人员,采用“授课+考察”方式,系统讲解清洁能源专业技术,解读中国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中阿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
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晓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宁夏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在清洁能源、绿色农业、沙漠治理等领域有着较大的合作潜力,中阿博览会是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会展活动,中阿博览会在宁夏银川召开为宁夏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重要机遇。中阿互为重要合作伙伴,“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各项活动的举办将有效推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多领域加强科技合作的同时,也将促进宁夏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的发展。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