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监管之声 > 正文

IPO“临门取消”频现:大发审委27次按“暂停键”

2018-07-18 06:3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自大发审委成立履职以来,不仅提高了对业绩标准、持续性等方面的关注度,更对规范性问题、内控、信披乃至环保等各方面进行了严格审核,这不仅使当下IPO过会率偏低,出现多起“临门取消”现象也可以预见。

    7月17日,北京宇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宇信科技”)等5家企业上会受审。与其它四家相比,才过会的宇信科技年内先后经历暂缓表决、取消审核,此次上会已是“三进宫”。

    实际上,“临门取消”已逐渐成为当下A股IPO进程中一个常见的名词。

    数据统计,自去年10月新一届发审委履职后,先后已有26家次首发企业临上会前遭暂缓表决或取消审核,若再加上临时取消审核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的小米集团,则数量达到27家次。

    21世纪资本研究院认为,A股IPO“临门取消”现象频繁出现的背后,一方面源于大发审委的从严审核。数据显示,截至最新,自其履职以来,已有79家企业遭到否决,通过审核的仅为114家。以此计算,大发审委任内的IPO通过率仅为59.07%。

    另一方面具体至不同的公司,原因又各有差异,甚至一些特定行业出现了相同的情况。7月3日和10日,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农商行”)和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丰农商行”)先后因“尚有相关事项需进一步核查”,宣布取消审核。

    “自大发审委成立履职以来,不仅提高了对业绩标准、持续性等方面的关注度,更对规范性问题、内控、信披乃至环保等各方面进行了严格审核,这不仅使当下IPO过会率偏低,出现多起‘临门取消’现象也可以预见。”北京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说。

    27家次“临门撤退”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能够在A股成功上市不仅是对企业自身实力的肯定,也将有利于企业日后的发展,因此即使耗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IPO排队也在所不惜。然而随着IPO审核趋严,“临门撤退”的现象却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自去年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A股已先后有27家次(宇信科技等2家为多次上会,剔除重合企业则为25家)企业在首发上市或发行CDR时取消审核或遭到暂缓表决的结果。

    具体来看,27家次“临门撤退”的首发企业中,有12家次遭到暂缓表决,其中半数拟在沪市主板上市,另分别有2家次和4家次的首发企业拟分别在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

    15家企业遭到取消审核,其中除小米集团原拟发行CDR外,其余14家次中,有8家次拟在沪市主板上市,拟在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分别为2家次和4家次。

    以证监会行业来看,以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制造业,成为“临门撤退”次数最多的行业,达到11家次;排名第二的则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5家次,涉及企业包括博拉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

    时间上,今年1月是“临门撤退”次数发生最多的月份,共发生8家次类似的情况,包括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内,遭取消审核或暂缓表决。排名其次的是去年10月下半月和去年12月,均有3家次。

    这一规律似乎也与大发审委履职以来,IPO过会率的变化情况相吻合。21世纪资本研究院统计,今年1月,证监会共安排50家次企业首发上会,但最终仅18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率仅有36%。去年12月过会率则为60%,与今年2-6月的过会率相近。数据显示,今年2月-4月,IPO过会率均为58%,5月为63%,6月则为56%。

    “首发企业无论是被否决还是遭暂缓表决、取消审核,涉及的问题都可能包括经营能力的持续性、企业会计及财务问题、信息披露、内控体系、合规性等,首发办法的定量标准很少,定性标准很多,这一点需保荐人综合判断,对一系列因素进行综合考量。”7月17日,上述北京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说。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梳理统计发现,自大发审委成立履职以来,在发审会上常存在超纲问题,即在固有的“业绩为王”基础上,发审委委员也更将目光投向了企业未来业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财务指标的合理性、募投项目、内控、信披等多个层面。

    “对IPO企业的经营能力将不仅聚焦于‘现在’,也将投向‘未来’,对公司上市后出现的业绩‘变脸’情况,将对中介机构进行追责。”7月17日,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

    具体原因各不相同

    尽管首发企业“临门撤退”的大背景是一样的,即大发审委履职后的从严监管,但具体至不同行业的企业,各自原因却并不完全相同。

    以连续取消审核的两家银行——青岛农商行和瑞丰农商行为例,二者分别在7月3日和7月10日宣布,因“尚有相关事项需进一步核查”为由,取消了原本定于当天上会受审的事项。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注意到,上述两家农商行均无控股股东和实控人,且两家银行先后取消审核,也打破了去年以来银行股上会100%过会率的纪录。

    7月17日,瑞丰农商行有关负责人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当天作出取消审核的决定,原因在于目前正处于半年度的时间节点,需要进一步补充材料,待材料补充完整后,将再度申请IPO上会。

    “正如证监会官方披露的,会补充一些财务数据方面的材料。”上述瑞丰农商行人士说,“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补充完后就会继续谋求上市。”

    不过,瑞丰农商行上述解释并不能释疑外界的疑虑,原因在于近日一份有关贵阳农商行的评级报告。稍早前,中诚信国际公布的一份对贵阳农商行的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由2016年末的4.13%大幅提升至19.54%;拨备覆盖率锐减至34.15%,远低于监管要求。

    “目前还不清楚贵阳农商行的事情是否影响到此次两家银行取消IPO审核。”深圳一家中型券商金融行业分析师表示,“据说监管层对农商行的整体监管思路将有大的调整,这也许是取消此次农商行IPO审核的原因之一。”

    证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除上述两家外,目前在A股IPO排队的农商行还有其余7家。

    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农商行IPO潮掀起的背后,是国家对“三农”政策的倾斜,也是监管部门的积极态度,但能否成功上市,依然在于其如何解决好客户的信用风险高企、公司治理是否完善优化等多个方面。

    与上述两家农商行相比,今年5月21日宣布撤回材料,从而取消次日上会审核的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则更多归因于自身。其内部人士表示,取消审核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而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一方面净利润规模较小、利润较低,另一方面存在应收账款较高的问题,因此对上会的前景并不乐观。

    此外,小米集团取消CDR发行审核的原因,更多在于其与监管层之间就公司估值问题产生的分歧。

    21世纪资本研究院了解到,作为首家申请发行CDR的企业,监管层在满足企业自身高融资需求前提下,也表态出高定价则可能出现“破发”的考虑,从而将影响A股市场情绪的情况发生。

    但也正因此,小米集团最终选择暂缓发行CDR,先于H股IPO上市。不过截至目前,小米集团表示发行CDR未有具体时间表。

    多家“二次上会”成功

    正如瑞丰农商行有关负责人表态,在公司将有关材料补充完整后,会再度谋求IPO上市一样,自大发审委履职以来,已有多家企业经历多次上会后成功登陆A股。

    根据统计,自去年10月中旬至今,加上刚过会的宇信科技,已先后有10家首发企业在遭遇“取消审核”和“暂缓表决”后,成功登陆A股。

    具体而言,多次上会并成功通过IPO的10家企业中,最终有7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包括东方环宇(603706.SH)、伯特利(603596.SH)等;另各自有2家在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挂牌交易,分别为宇信科技、明德生物(002932.SZ)和奥飞数据(300738.SZ)。

    与之相对应的是,也有2家企业在“二次上会”中遭到发审委否决,分别为博拉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拉网络”)和重庆百亚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梳理发现,首发企业“二次上会”的背后,为发审委所关注问题的焦点,依然是业绩背后的成长性以及诸多细节性问题。

    以奥飞数据和博拉网络为例。二者具有颇多相似性,同为新三板挂牌公司、在去年10月25日大发审委履职后的首场发审会中同时上会,也同时被暂缓表决。但最终奥飞数据成功在去年12月第二次上会时过会,博拉网络则不幸在11月时遭到否决。

    对于博拉网络被否的原因,发审委主要将问题聚焦在了公司业绩的可持续性上,其中包括公司业务模式和技术两个方面,以及存在的净资产收益率显著下滑现象。

    博拉网络人士则指出,上市被否在于公司在一些问题上未解释清楚。但公司盈利能力并不会有太大问题,因此也将在条件成熟时再度启动IPO申报程序。

    与博拉网络类似,奥飞数据在发审会会议中,同样被问及业绩发展的真实性与可持续性。数据显示,奥飞数据2013年仍属亏损,2014年盈利后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被发审委质疑“营业收入持续大幅增长的真实性及合理性,与净利润增速存在明显不匹配的原因”。

    同时,在博拉网络与奥飞数据的发审会中,发审委同样关注到了两家公司员工薪酬的问题,希望二者能够结合行业平均水平,分析存在的合理性。

    上文提及的北京投行人士称,从最新透露出的监管层向券商投行部门下发的“最新IPO审核51条问答指引”来看,IPO审核标准更加量化和细化,涉及范围更加宽泛,将首发企业各个方面均纳入审核框架,覆盖了IPO企业存在的方方面面。

    “总体而言,对于‘二次上会’的企业来说,第二次上会过会的概率要远大于一次上会的企业,因为如果存在大问题,在首次上会时就会遭到否决。当然,细化来看就是如何在监管范围内充分沟通,满足相应的要求。”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