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第八届进博会闭幕!意向成交额增4.4%达834.9亿美元!

2025-11-11 10:18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郭冀川 张晓玉

    11月10日,为期六天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落幕。在当日召开的进博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吴政平表示,本届进博会成交活跃,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

    新老朋友收获颇丰

    常办常新的进博会,历经多年的发展与沉淀,如今已然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一块亮眼“金字招牌”。其强大的影响力和丰富的机遇,让众多外资企业愈发看好中国市场所蕴含的巨大投资潜力,纷纷加大在华布局力度。

    以多元化科技创新企业3M为例,在进博会的推动下,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去年进博会期间,3M上海化工区生产基地正式启用了投资高达5000万美元的智能切割中心。今年8月,3M深耕中国市场的承诺进一步落地生根,投资数亿元人民币的3M上海化工区生产基地胶带产线扩产项目顺利完工。

    进博会期间,3M还与陶氏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聚焦于新材料与环保技术这一前沿领域,计划联合开展一系列研发项目。3M中国总裁丁泓禹在现场演讲时说:“进博会是3M展示创新成果、深化本土合作的重要平台。参展八年以来,我们始终与中国市场同频共振。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将前沿技术与本土需求深度融合。今年,我们带来覆盖工业制造到日常消费的多场景创新解决方案,同时,通过深化与行业伙伴的战略合作及在华的持续投资,我们能够以更敏捷的本土化响应服务中国市场。我们会根据中国市场的反馈迅速调整产品策略和服务模式,确保能够及时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

    今年是Shokz韶音品牌首次参加进博会,公司品牌营销总监刘雅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品牌,韶音始终坚信,科技不仅是实现功能的工具,更应是传递温度、连接情感的桥梁。此次进博会,我们让参展观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韶音品牌,就拿产品包装来说,我们全面采用国标认证的可回收纸浆盒。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小小的改变,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也让消费者感受到我们对环保的重视和努力。”

    第三次亮相进博会的长沙新锐茶饮品牌柠季,将门店精心开设在了湖南馆。柠季CEO金山对记者表示,公司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出海新模式。金山说:“目前,我们的业务已经覆盖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柬埔寨等多个国家。在海外市场,我们深入了解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和消费习惯,对产品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和创新。此次进博会期间,我们已经对接了多个海外客商,通过与他们的深入交流,我们了解了当地市场对茶饮品类的认知与理解,包括当地消费者对茶饮的口味、包装、价格等方面的期望和需求,这些信息对柠季下一步海外发展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吴政平表示,进博会为展客商创造了多样化的交流对接机会。比如,采购商长廊迎来20家连锁零售、头部电商平台和14家央企入驻,企业洽谈超过600轮次。重要采购商选品会上,开展农食、消费品和医疗领域对接1300轮次。贸易投资对接会吸引超过5000家企业和园区,达成合作意向超300项。集中签约活动达成合作意向近600项。

    行业洞察干货满满

    参与进博会的企业们,也带着各自独特的行业洞察与丰硕成果纷纷亮相。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此次欧莱雅在进博会上可谓动作频频、亮点纷呈,如联合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基金会和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共同发布行业首份《新龄美:在长寿时代探索全生命周期的美》研究报告。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成立“华山医院—欧莱雅中国医研共创皮肤科学实验室”;与阿里云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未来双方将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发布行业首份聚焦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DRN)的白皮书,为PDRN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兰珍珍说:“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在欧莱雅的业务拓展中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我们深切感受到,这背后得益于中国持续推进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国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高效的服务支持,这一切都让我们对深耕中国市场充满了坚定的信心,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与创新力度,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共创辉煌。”

    在本届进博会上,毕马威发布了《2025年中国首席执行官展望》报告,该报告基于对中国首席执行官的大规模调研,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和企业转型趋势提供重要参考。报告显示,52%的中国CEO未来一年最关心的经营举措是通过研发和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助力企业破除“内卷式”竞争。中长期来看,增加数智化转型投入以加速创新,增加合规监管和供应链安全相关投资以规避风险,成为企业的主要战略举措。

    安永在进博会上发布了《智启新质生产力之三——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医疗器械的潜在应用》报告,该报告将视角投向医疗大健康产业中的另一大关键细分领域医疗器械,以探讨AI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报告提出,对于未来五到十年间的医疗器械行业,AI将从试点项目逐步拓展为支撑企业核心运营的基础能力。那些能系统化布局AI、并将其深度融入业务逻辑与管理体系的企业,将在新一轮行业格局重构中占据先机。

(编辑 乔川川)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