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毛艺融)9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在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上发表致辞时表示,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上交所持续推进“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落地见效,今年6月份以来进一步围绕科创板“1+6”改革政策,全面加强政策宣贯,积极推动典型案例落地,系统性引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霍瑞戎介绍了交易所改革落地的相关工作。一是全方位多角度加强解读,充分彰显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霍瑞戎表示,政策宣介覆盖全国多地,持续在重点城市开展宣介活动,覆盖企业、市场机构等1000余家,累计超2000人参会。市场交流深入开展,面向保荐机构、事务所等开展系列培训和座谈,覆盖机构约200家。国际市场联动宣介,举办科创板六周年线上国际路演活动,向来自全球近50家外资机构介绍改革情况。市场机构纷纷表示,“1+6”政策进一步夯实了资本市场的制度基础,显著提升了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
二是积极推动典型案例落地,加快形成示范带动效应。霍瑞戎介绍,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政策发布以来,科创板新增受理15家企业IPO申请,其中4家系未盈利企业;在适用第五套标准方面,1家企业获受理,2家前期已申报企业获注册生效;政策发布至今已有3家未盈利企业注册生效,为首批新注册科创成长层企业上市奠定了基础;同时,已与多家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企业开展预沟通,推动第五套标准扩围至相关行业领域。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启动试水,新受理企业泰诺麦博披露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相关信息。预先审阅有序推进,已与多家意向企业开展预沟通,积极推动首家项目提请预先审阅。
三是统筹推进制度、技术、投资端建设等相关工作。霍瑞戎提到,制度技术依次就绪,目前各项配套制度规则已全部发布实施,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已于规则发布当日纳入科创成长层,技术系统改造正加快推进,将如期上线。全面加强投保服务,政策发布后,会员单位有序组织投资者签署参与科创成长层交易的风险揭示书,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目前已有475万户投资者开通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
市场活水持续涌入,政策发布后,上交所推动科创创新药ETF等13只ETF上市,截至9月11日,科创板ETF共97只,规模合计约2800亿元,科创板目前已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指数化产品在吸引资金向新质生产力积聚、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一系列制度改革陆续落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上市公司积极拥抱新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霍瑞戎表示,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蓄增长力量。依托科创板,上交所逐步培育起一批具有“硬科技”底色的产业体系,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
沪市企业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今年上半年,实体企业研发投入达4326亿元,再创新高,其中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841亿元,是净利润的2.8倍,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传统产业以转型升级为驱动,激发高质量增长动能。沪市传统行业公司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转型升级,上半年,沪市钢铁、机械等行业以技术创新突破“内卷式”困局,向高附加值领域跃升,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35%和21%,转型成效显著。
上市公司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霍瑞戎介绍:“接下来,上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不断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我们期待与各方一道,不断扩大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