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小麦超1亿吨 产业链上市公司发挥积极作用

2025-09-14 19:27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徐一鸣

    2025年夏粮旺季收购进入收尾阶段。9月14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小麦超1亿吨,收购进展整体顺利。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粮食收购工作能够促进农民劳动成果及时转化为经济收益,增强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粮食收购工作有助于维持市场价格稳定,保障市场的正常运转。

    袁帅进一步表示,粮食收购工作也为粮食加工、储备等环节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促进了粮食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据记者梳理,产业链上市公司在保障粮食生产、收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种子研发公司不断推动育种技术转型升级,为优质品种提供了保障。以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荃银高科”)为例,今年以来,公司新增多个小麦省审品种,包括前麦11、荃麦777等。

    “公司实施以自主研发为主,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及种子企业横向合作为辅的新品种研发模式,通过完善种子生产加工体系,建立稳定的制种基地,确保种子的产量和质量。”荃银高科表示,同时,公司加强市场营销和服务网络建设,了解农户、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需求,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我们以粮食仓储、加工及冷链物流等为主业,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科技兴粮等职责为使命。”中粮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研发的“六面主动控温”等绿色储粮技术主要应用于粮食仓储领域,旨在通过“低温机组控温控湿+低温冷却壁”等技术,将粮堆温度持久稳定控制在15℃以内,从而破坏虫霉生长环境,实现粮堆整体均匀低温。

    为提升粮食生产的规模性和积极性,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耕地资源经营主体,对权属内的耕地进行统一组织、指导和管理农业生产经营。此外,家庭农场通过承包方式取得耕地资源的经营权,可以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每年生产出的粮食属于承包耕地的种植户所有。

    “产业链上市公司在粮食收购中扮演了政策‘执行者’、市场‘稳定器’和价值‘放大器’的角色。”努曼陀罗商业战略咨询创始人霍虹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产业链上市公司凭借技术、仓储等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确保了种植户粮食产的出、卖得快。另一方面,通过将小麦等原粮加工成各种高附加值的食品,满足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稳定了粮食的供应。

(编辑 贺俊)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