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文婧
见习记者 王楠
浙江文旅政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日前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四大方面提出了20项重点举措,涵盖了丰富文旅消费惠民举措、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和优化文旅消费环境等多个方面。
努曼陀罗商业战略咨询创始人霍虹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措施》既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也是顺应消费升级的举措,有助于满足老百姓对更高品质、更富文化内涵和体验感的文旅需求。同时,《措施》将推动文化、旅游、科技、康养、乡村等要素融合,构建全链条文旅生态,不仅拉动短期消费,更将助力浙江文旅产业的长远升级。
浙江各地也响应号召,发布各项扶持政策,推动区域内文旅产业实现有效增长。例如,杭州市持续优化文旅专项资金申报流程,对部分符合要求的文旅项目实行“免申即享”;衢州市出台《衢州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试行)》,对行政区内景区的创建、旅行社引客以及新媒体营销等活动的开展确定了专项扶持计划。
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正在推动文旅产业持续升温。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发布消息称,2025年上半年,基于手机信令的旅游大数据监测,全省全域旅游人数达4.44亿人次,同比增长10.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61.7亿元,同比增长11.2%。
从部分相关企业的业绩表现来看,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横店影视”)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3亿元,同比增长17.81%,文旅板块贡献占比继续提升;浙江祥源文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源文旅”)实现营收5亿元,同比增长35.41%,业务发展稳健。
得益于政策利好和行业热度的不断攀升,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加速布局新场景,抢抓政策窗口,有序推进自身文旅业务发展。
例如,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着力构建沉浸体验场景,发力主题活动推陈出新,热门表演项目《宋城千古情》单日最高加演至22场,进一步增强游客接待能力;横店影视则全力推进将清明上河图、广州街、香港街、梦外滩等拍摄基地升级为具有“沉浸演艺+剧本体验”特色的复合景区,同时推出“空中看横店”“名画复活”“来横店探明星”等新玩法,打造全新文旅消费场景。
此外,立足于自然景区经营的祥源文旅也充分把握政策东风,致力于实现低空化、数字化双轮驱动文旅业务增长。公司通过成立祥源通航航空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携手零重力飞机工业企业,在经营的丹霞山、齐云山等景区率先落地低空游览、飞行营地、空中观光航线等游玩项目,为游客打造独具特色的旅行体验。公司还在百龙天梯景区上线数字智能中台,引入AI调度、无感支付、能耗管理等功能,积极探索智慧旅游方案。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工作组专家高泽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文旅产业上市公司可依托资本、技术和品牌优势,将政策机遇转化为业绩动能,主要路径包括:参与重大项目投资与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消费场景创新与IP开发;通过产业链整合与基金设立完善生态;加快国际化与品牌输出,提升行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