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萌
原产地证书是货物原产地的证明文件,其签发情况被视为对外贸易的“晴雨表”。中国贸促会7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388.87万份,同比增长13.31%。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琳洁在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一数据背后是我国众多外贸企业在复杂严峻环境下,直面风雨、迎接挑战、求新求变的拼搏努力,也印证了上半年我国外贸顶压前行,仍然保持较强韧性与活力。
具体来看,全国贸促系统非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1711.82亿美元;签证份数共计212.69万份,同比增长2.26%。全国贸促系统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481.97亿美元,同比增长39.45%;签证份数共计142.49万份,同比增长46.44%。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证书类型看,非优惠原产地证书与优惠原产地证书数量的同步增长,反映出企业策略的分化。前者增长较稳,说明企业在常规贸易中保持稳定输出,后者增速更快,表明企业正积极利用自贸协定等政策红利,通过关税减免提升竞争力。这种“稳基础+拓增量”的组合,是外贸企业适应全球贸易规则变化的关键。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全国贸促系统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和签证份数均出现显著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对自贸协定等优惠贸易政策的利用程度持续提高。
洪勇进一步分析说,一方面,企业为降低贸易成本,积极使用优惠原产地证书,以获取关税减免优惠。另一方面,我国近年来加快自贸区网络建设步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逐渐落地实施,带动企业主动适应国际规则,扩大优惠原产地证书的使用范围。
在RCEP原产地证书方面,王琳洁介绍,上半年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44.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93%;签证份数共计150459份,同比增长27.70%。
在朱克力看来,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和签证量取得双增长,表明RCEP带来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凸显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这种区域合作的红利正在转化为实际出口动能。
事实上,今年以来,全国贸促系统原产地网上签证更加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进一步帮助企业充分享受自贸协定带来的关税减让红利,为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汇聚外贸新动能提供了强大助力。
谈及外贸企业如何继续用足用好RCEP政策红利,洪勇表示,第一,外贸企业应继续深化对RCEP原产地规则和关税减让清单的研究理解,精准对接出口产品和目标市场,合理规划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进一步提升享惠比例;第二,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优化线上办理、电子签证等便捷服务,提升企业申领证书的便利性和效率;第三,还可鼓励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开发RCEP成员国市场需求大的产品种类,不断扩大出口规模,持续释放RCEP政策的制度红利和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