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促进跨境资本流通 优化长期资金投资环境

2025-05-19 10:46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毛艺融

    5月17日至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举办。在“主题讨论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环节,多位嘉宾共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从制度创新到金融互通,从产业升级到区域协同,与会嘉宾们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建言献策。

    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时卫干表示,尽管外部不确定性增加,但大湾区的融合发展趋势愈发明显。中国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其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作用将持续增强。深圳与香港的协同发展将为大湾区注入强大动力。

    时卫干还提到,深圳金融局近期将重点推动以下工作:一是利用好香港金融合作委员会机制,推动深港金融合作项目化、清单化;二是支持深圳及大湾区企业赴港上市,同时欢迎符合条件的香港企业回归深交所上市;三是加强与香港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降低企业跨境交易成本。

    多位嘉宾指出,制度创新将更好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维民表示,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更需要提供确定性和稳定的发展。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大湾区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香港的金融业在融资和投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内地的金融互联互通,如拓展股票通、债券通等功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陈维民表示。

    陈维民还提到,香港将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包括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等创新工具,以提高跨境支付的效率和安全性。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首政策组副组长王春新认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将为大湾区发展提供强大支持。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将围绕创新金融、绿色金融、民生金融和丝路金融四个方向展开。香港在创新金融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绿色金融方面,香港绿色证券发行量在过去四年已超过2000亿美元。

    澳门金融管理局顾问朱军林介绍,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将聚焦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中医药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科技和文化体育四大领域。在金融领域,澳门将加强与内地和香港的互联互通,推动债券市场、快速支付系统和数字货币的对接。朱军林还提到,澳门将打造“精准联系人”角色,利用与葡语系国家的联系,推动内地企业“走出去”和葡语系国家企业“引进来”。

    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李杰峰从企业界的角度,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应对挑战的策略。他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应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制度型开放,增强产业链韧性,拓展国际合作。李杰峰还提出,资本市场的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优化融资结构、促进跨境资本流通和优化长期资金投资环境等方面。

(编辑 郭之宸 上官梦露)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