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央行: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2025-05-10 00:08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讯 (记者韩昱)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4%,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较为明显。金融总量平稳增长,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广义货币M2同比分别增长8.4%和7.0%,人民币贷款余额265.4万亿元。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3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约50个基点和60个基点。信贷结构不断优化,3月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5.1%和12.2%,继续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1782元,与上年(即2024年)末基本持平。

    报告认为,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冲突持续存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也要看到,我国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才资源等诸多优势条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坚定发展信心,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

    对于下阶段,报告提出,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扩大国内需求,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引导金融机构加力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小微、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