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3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24909亿美元 外汇局预计外债规模未来将继续保持稳定

2023-06-30 19:34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刘琪

    6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总体来看,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909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0912亿美元,占44%;短期外债余额为13997亿美元,占56%。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7%。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4155亿美元,占17%;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831亿美元,占3%;银行外债余额为10659亿美元,占43%;其他部门(含关联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为9264亿美元,占37%。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4087亿美元,占16%;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3857亿美元,占15%;货币与存款余额为5631亿美元,占23%;债务证券余额为6949亿美元,占28%;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487亿美元,占2%;关联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3093亿美元,占12%;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805亿美元,占3%。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11131亿美元,占45%;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13778亿美元,占55%。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5%,欧元债务占7%,港币债务占4%,日元债务占2%,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2%。

    对于今年一季度我国外债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一季度,我国外债规模有所回升,结构保持基本稳定。截至2023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909亿美元,较2022年末增加381亿美元,增幅2%。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45%,与2022年末持平;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4%,较2022年末下降1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外债规模有所增长。”王春英指出,2023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社会生产及融资需求企稳回升。受银行货币与存款余额增长推动,我国外债规模有所增长。

    王春英预计,未来我国外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随着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节奏放缓,有关外溢影响将逐步减弱。同时,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为我国外债规模稳定提供了根本支撑。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 何帆)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