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诗钰
近期,证监会部署了14个重点工作任务,提出目前市场面临的是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场外配资、监管对象各类资管业务和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等重点领域的风险处置,监管层要密切紧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中邮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研究官尚震宇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从三方面着手:即防范信用风险取决于金融机构的风险定价能力,防范市场风险取决于对宏观、行业与公司的研究分析能力,防范操作风险取决于透明、公开、高效的合规流程。股票质押和债券违约对资本市场危害因程度而异,少部分股票质押爆仓和债券违约会产生市场冲击,带来局部市场恐慌和资金紧张。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韩乾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证监会部署的重点工作中看,防范和化解风险主要是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无论是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还是场外配资,都是可能造成全市场连锁影响的重要风险点,但侧重点各有区别。
具体来看,韩乾分析称,股票质押主要是市场价格风险,债券违约是信用风险,私募基金是法规风险,场外配资是杠杆风险。这些系统性风险点一旦触发,可能会引起市场其他机构的连锁反应,在短时间内造成价格崩塌和市场恐慌,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对市场破坏极大。所以需要监管层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风险管控。在防范和管控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与市场沟通,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时机,做好事前事后的政策科学评估工作。
韩乾认为,投资者应当保持对市场的敬畏心理,提高对市场风险的认识。机构投资者可以进一步加强业务能力,强化法律法规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个人投资者也要加强对市场谣言、虚假金融产品、虚假金融机构等的辨别能力,正确认识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关系,使自身的风险偏好与承担风险的能力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