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湖北省政府5月10日在武汉召开“全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会”,《证券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近日,湖北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加大力度大力推进该省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全面提升湖北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5月3日,长飞光纤、天风证券、明德生物三家湖北武汉企业同时成功过会,全省内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家,这成为湖北实施“上市公司倍增计划”的良好开局。今年初,湖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上市公司倍增计划”。这次下发“意见”提出了总体目标,未来5年企业上市总体目标,就是到2022年末,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全省境内外各类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00家左右,实现上市公司数量倍增。
“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显示,湖北省政府决定采取四大措施,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奖励力度,实施企业上市分阶段奖励。对在沪深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企业,省政府奖励400万元。奖励分阶段拨付,对完成企业股份制改造并向湖北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手续的,奖励50万元;对经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申请材料的,奖励150万元;对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并在沪深交易所成功发行的,奖励200万元。
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省有关部门在向国家有关部委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项目资金和安排各类专项资金时,同等条件下应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报会”、“报辅”和“金种子”企业。同等条件下,省级预算安排的各项政策性扶持资金优先向上市后备企业倾斜,就高给予相应支持。
三是加大项目用地支持力度。上市后备企业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对原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工业土地,以出让方式处置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可按所在地工业用地最低价格标准核定。在境内外交易所每新增1家上市公司,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下一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分解中,给予上市公司所在地政府300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按项目申报)。
四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对上市后备企业制定综合融资方案,开展灵活多样的组合融资;积极推动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以上市后备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等业务;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省级政府引导基金要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上市。市、州、县政府引导基金也要重点向本地上市后备企业倾斜,支持企业改制上市。
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在会议上强调,各部门、各级政府要共同努力,认真落实省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全省企业上市工作。市州县政府要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上市指导中心,各市、州、县政府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每人要分包一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指定专人做好包保企业上市服务工作,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改制、辅导、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记者从省金融办了解到,该省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思路,实施上市后备企业“金种子”、“银种子”计划,目前已经入选的“金种子”企业60家,“银种子”294家,在证监会排队的7家,已有26家企业报辅导;已经申报的企业,5家有望今年内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