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多地透露2018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社会资本参与程度是看点

2018-01-12 00:05  来源:证券日报 孟珂

    ■本报见习记者 孟珂

    近期各省发改委相继召开工作会议,并透露2018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其中,安徽、陕西、新疆、河北等地今年计划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均超过千亿元。对此,《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

    《证券日报》记者:重大项目投资方向什么特点?有何意义?

    黄志龙: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历来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今年各省市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将会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首先,十九大之后中国经济开启了走向新时代的征程,并且2018年又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换届年,新一轮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意义重大;其次是,从已公布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来看,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导力量更强一些;最后,多数重大项目投资计划都是以高铁、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为主,这是因为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中,政府可以更好的发挥优势。

    《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在重大项目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黄志龙: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以基础设施项目为主导,而在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过程中,又以国有企业或政府投资为主,这导致了社会资本或民营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则在于许多重大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收益等前期项目论证仍然不充分,领导主观决策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重大项目如何实现盈利和财务可持续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巨大。

    《证券日报》记者:2018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如何保质保量进行?

    黄志龙:十九大以后,中国经济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作为地方政府推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抓手,也应保质保量进行:一是要对重大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真实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在项目前期论证中的关键作用;二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只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重大项目建设中,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重大项目能实现市场化推进与运作;三是界定政府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特别是在重大项目融资过程中,地方政府不应提供显性或隐性的担保,而是应该发挥金融机构对重大项目投资的约束作用。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