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多因素支撑 锂电产业有望逐步复苏

2025-09-05 23:43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冯雨瑶

    9月5日,锂电池概念股走强。截至当日收盘,浙江天宏锂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宏锂电”)、山东丰元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键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键邦股份”)、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个股涨停。

    业内普遍认为,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电动化浪潮的双重推动下,2025年上半年锂电行业显现复苏迹象。展望后市,锂电池产业链整体趋势向好,有望逐步进入周期复苏阶段。

    行业景气度提升

    “近期锂电池概念走强,反映出产业出现阶段性复苏迹象。”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基本面看,产业链各环节的库存逐步去化,下游需求有所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回升及储能市场持续放量,带动锂电企业订单增加。

    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高增长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这一增长直接带动动力电池市场景气度提升。GGII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477GWh,同比增长49%。

    储能方面,上半年储能市场出现“抢装潮”,储能电池销量增幅超过动力电池,成为市场重要增量。GGII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65GWh,同比增长128%。

    政策东风也带动锂电产业发展。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方案》同时指出,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光伏等领域高质量发展,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

    部分环节业绩向好

    记者注意到,上半年,锂电产业链部分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已出现向好迹象。其中,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核心材料环节,率先走出调整周期,呈现出量价齐稳、集中度提升的局面。

    根据GGII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37%。与此同时,产品技术迭代与新型负极材料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负极材料加快向快充倍率(4C)、高压实方向发展。快充倍率产品方面,行业渗透率突破15%;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新型硅负极出货量增量明显;硬碳材料因下游电池厂商在细分应用场景推动钠离子电池产品落地,出货量亦有所提升,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成为行业发展新亮点。

    例如,上半年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58亿元,同比增长11.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1079.59%,业绩驱动因素主要系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实现销量与盈利水平同比显著提升。

    短期来看,9月份和10月份是传统的锂电需求旺季。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对Top20电池厂调研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市场电池排产量(含动力、储能、消费类电池)152GWh,环比增长13.4%,同比增长38.2%,锂电行业平均开工率超70%。

    对于后续锂电产业的发展趋势,郭一鸣表示,随着需求持续增长,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向好态势。技术创新将成为关键,如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望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万联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在以旧换新等消费激励政策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叠加全球储能装机增势稳定,锂电产业链需求持续提升,盈利水平显著修复,龙头公司竞争优势增强。

    不过,从电池级碳酸锂的供需情况看,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李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供给量提升,下游需求也保持增长态势,短期供给保持平衡态势。但从中长期来看,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可能还有下跌空间。”

    李攀补充说,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整个产业的供应链完整性和高效率,后续锂电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保证现有优势的前提下,进行技术迭代与新兴市场替代。其中,技术迭代方面,锂电企业可通过固态电池、钠电池替代,回收技术提升等方式降低对原材料的依赖。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