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eVTOL电源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商业化临界点即将来临

2025-08-11 00:35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雯珊

    8月10日,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创新航”)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其与广东高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高域”)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进eVTOL电源标准化产品。此前,中创新航已为广东高域Aircab提供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

    据悉,广东高域是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旗下飞行汽车企业。今年6月份,搭载中创新航飞行专用电池的广东高域GOVY AirCab正式发布,开启预订获得近1000架意向订单,并于7月份顺利交付样机。该产品目前已进入适航审定阶段,计划2026年下半年取证并量产交付。

    “该款电池为中创新航针对低空出行开发的9系高镍/硅体系电池,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的特性;电芯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瓦时/千克),可满足6C快充场景;第二代飞行专用半固态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在航空专用电池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中创新航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除了中创新航之外,不少电池龙头企业也在eVTOL电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凝聚态电池,并正在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与测试;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已量产eVTOL专用电池“欣・云霄1.0”,能量密度320Wh/kg,支持-30℃到60℃宽温域飞行及2000次循环,并通过极限环境适航测试。

    据深圳市高工产业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工产业”)不完全统计,自2025年年初至今,eVTOL企业公布的意向订单总数已超过1500架,且订单金额相当可观。到2030年,eVTOL作为新型应用场景将为锂电池带来30GWh(吉瓦时)的需求增长。

    高工产业相关人士认为,2025年eVTOL已站在商业化爆发的临界点,量产与落地进程将迎来首个加速周期。eVTOL商业化临界点加速到来的背后,是国产供应链的全面成熟,中国供应链方案的成本较欧美低30%至50%,研发周期缩短一半。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此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动汽车与eVTOL技术共享以及产业链协同整合,推动eVTOL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将有力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固态电池在eVTOL领域的应用持续升温,欣旺达、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也在该领域积极布局。

    国联证券研报预测,目前低空经济发展迈入产业化阶段,2026年左右国内主机厂商有望迎来密集取证,随着多机型适航认证加速推进,预计到2026年,eVTOL发展将带动固态电池百亿元级增量市场。

    “在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体系。飞行器公司及电池产业链企业持续加大对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投入,有望与eVTOL行业发展形成互补,未来各产业有望形成协同效应,加速固态电池在飞行器领域的产业化落地。”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高端装备行业分析师蔡梓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