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锚定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上海具身智能行业加速跑

2025-08-06 23:38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张文湘

    见习记者 占健宇

    8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上海将实现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并建设多个孵化器,集聚百家骨干企业,落地百大应用场景。

    所谓具身智能,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其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及与环境动态交互能力的技术范式。

    此次《实施方案》提出多项重点举措,包括重点支持感知决策、运动控制、软硬协同语料、具身语料、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同时,《实施方案》提出,整合全市资源,建设算力、实训场、中试、投资、租赁五大平台,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50%且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例如,对达到一定算力租用规模的具身智能企业给予最高4000万元/年的算力券支持。

    在推动技术落地应用方面,《实施方案》指出,以物流装配、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为牵引,开展场景征集与任务揭榜,对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应用项目,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20%且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

    此外,为实现产业的长远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推动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加快整机量产,做优做强优势企业,构建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协同发展;聚焦开源创新、标准研制、安全伦理、人才引育和开放合作,进一步完善具身智能产业配套与创新发展生态。

    深圳华道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王志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发展具身智能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前景十分广阔。“上海拥有丰富的资金资源和完善的金融市场,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人才,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条。此外,上海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有助于具身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广。”

    事实上,政策暖风频吹,上海多家企业正逐步加大对具身智能行业的布局力度。

    今年3月11日,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灵波科技”)举行揭牌仪式。据介绍,蚂蚁灵波科技是蚂蚁集团拓展具身智能和机器人业务的主要载体,致力在家庭、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发力,打造以人形机器人为引领的具身智能创新高地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新产业生态。

    同样在今年3月份,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语筑”)正式宣布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推动公司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应用的融合与创新,深度整合人工智能大模型决策能力与具身端侧设备的行动能力,使人工智能技术真正融入场景之中。

    在核心零部件领域,企业的创新同样亮眼。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图像传感器领域的创新为机器人提供“智慧之眼”,其推出的多款CMOS图像传感器,即使在弱光条件下也能获得清晰的图像。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机器人关节模组攻克多项核心技术,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在驱动系统领域,其空心杯电机凭借创新绕组设计与优化磁场结构,显著降低能耗与热损耗,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价格更具竞争力。

    “企业要实现软硬协同,深耕场景,提升产品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还可通过资本借力,利用科创板绿色通道加速技术产业化,实现快速发展。”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