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CNESA预测2025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平均为45吉瓦

2025-01-16 12:22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贺王娟)1月15日下午,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25新闻发布会暨CNESADataLink 2024年度储能数据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海生,对2024年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2025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据陈海生介绍,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以下简称“CNESA”)预测,2025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预计在40.8吉瓦至51.9吉瓦之间,平均为45吉瓦。保守场景下,2025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达到116.3GW,理想场景下将达到131.3GW。

    同时新型储能产业将呈现多方面的变化,从储能价值看,规模化调节与保供价值将不断提升;从参与电力市场看,随着市场衔接机制不断完善,可参与市场服务向“一体多用、分时复用”模式演变;此外进入2025年行业洗牌将加剧,技术革新推动行业从“卷价格”向“卷价值”转变。

    而据CNESA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8.3吉瓦/184.2吉瓦时,同比增长126.5%/147.5%;新增新型储能投运项目数量达1584个达43.7吉瓦。中标价格方面,2024年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下降幅度趋缓,2小时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全年中标均价628.07元/千瓦时,同比下降43%。EPC全年中标均价波动式下降,全年中标均价1181.28元/千瓦时,同比下降27.3%。

    从储能出海看,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签约海外储能大单规模超150吉瓦时。主要市场来自美洲、欧洲、澳洲、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出海企业中以电池类企业和光储类企业居多,占比超87%。

    陈海生表示,从独立/共享储能商业模式看,容量租赁仍面临出租率低、租赁价格下降、出租周期缩短等问题,部分省份开始探索储能容量租赁新方案;其次,容量补偿机制不足,与其他灵活性资源“同质同价”的容量补偿机制仍然缺失;辅助服务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多地下调调峰补偿价格,调频市场也面临诸多限制;现货价差普遍较小,现货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机制难以体现储能价值,应加快探索负电价机制、5分钟结算机制、现货能量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耦合出清机制等;未来新能源加储能联合参与市场将成为商业模式的主思路。

(编辑 张伟)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