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渔业碳汇核算方法不断完备 产业型“蓝碳”发展方兴未艾

2023-12-01 19:42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李勇

    11月30日,以推动海洋碳汇产业发展为目标的“海洋贝类养殖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方法论证会”在大连市举行。

    会议汇聚了国内众多海洋碳汇领域的权威学者和专业人士,旨在推动海洋贝类碳汇交易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并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核算方法依据。

    新热点财富创始人李鹏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作为一种新型碳汇,海洋贝类养殖生态系统碳汇一旦形成合理的计量和交易机制,便可以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的开发,将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发展空间。

    渔业碳汇作用巨大备受关注

    “蓝碳”,也就是海洋碳汇,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CO2(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传统意义上的“蓝碳”,一般是指生长在滨海地带的海草床、盐沼湿地和红树林等绿色植物所带来的“碳汇”效应。随着“蓝碳”逐渐被人们认识,渔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汇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据獐子岛相关人士介绍,渔业碳汇是指渔业生产活动中,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CO2,并通过采捕收获把这些已经转化为生物产品的碳移出水体的过程和机制,也被称为“可移出的碳汇”。

    据相关统计,2018年至2020年,我国贝类的碳汇能力为343万吨/年至351万吨/年,平均346万吨/年,相当于每年义务植树造林43万公顷,作用巨大。

    獐子岛是我国较早开始对渔业生产过程进行碳汇核算的企业之一。2010年,獐子岛就开始贝类碳汇核算工作。经SGS集团对虾夷扇贝碳足迹核算,2010年6月份,獐子岛虾夷扇贝获得了中国食品行业第一个碳标识认证。2014年,獐子岛也成为全国首个“碳减排”标识企业。

    “以非投饵型的贝藻为主的海水养殖业,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蛋白,增加了渔民收入,同时也在减排CO2、优化水质、缓解海域富营养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獐子岛前述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水养殖国家,我国的海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据《2022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我国海水养殖面积2074.42千公顷,其中贝类和藻类养殖面积合计占比近七成;海水养殖产品2275.7万吨,贝类和藻类占比超80%。因此,以海水养殖贝类、藻类等为重点的海洋渔业碳汇,对于我国而言,也意义重大。

    产业化“蓝碳”有望驶入快车道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自然形成的、无法成规模开发的自然保护型“蓝碳”(盐沼湿地、海草床、红树林),獐子岛前述人士认为,贝藻类养殖的周年往复生产性,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典型的“产业型蓝碳”。作为多赢的海洋生产活动,海水增养殖既可提供大量优质海洋食物,又能着力于“海洋负排放”,未来有望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可产业化的“蓝碳”。

    实际发展中,虽然在广义概念上,非投饵型的贝藻类早已被列入“蓝碳”范畴,但前期由于有关贝藻类养殖负排放的科学原理、过程机制、计量方法及增汇途径等方面研究的不足,也制约了相关方面的产业化发展。而随着有关基础研究的深入,产业化“蓝碳”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3年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批准发布的《海洋碳汇核算方法》(HY/T0349-2022)行业标准正式开始实施,这也是我国首个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该方法系统规范了海洋碳汇核算工作的流程、内容、方法及技术等要求,构建了适用于我国海洋碳汇核算的方法学体系,确保了海洋碳汇核算工作有标可依,填补了该领域核算方法行业标准的空白。

    在11月30日召开的“海洋贝类养殖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方法论证会”上,由多位院士学者组成的评审组,共同听取了相关研究人员关于海洋贝类养殖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方法和立体监测系统、浮游植物固碳效率、贝类养殖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和獐子岛贝类养殖生态系统沉积碳汇初步核算等方面的主题报告,就贝类碳汇交易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充分交流,明确了海洋滤食性贝类养殖生态系统具有碳汇功能,并细化了贝类养殖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方法,为海洋贝类碳汇交易核算方法学提供了科学的论证和宝贵的指导性意见。

    李鹏岩认为,前期最核心的计量环节不断标准化和完善,也为贝藻类“蓝碳”交易、“蓝碳”保险、绿色信贷等后续产业拓展发展打开通道,产业化“蓝碳”也将有望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编辑 张钰鹏 才山丹)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