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自动驾驶引华为苹果等深度布局 多方混战下规模化待破

2021-12-03 19:17  来源:证券日报网 贾丽

    本报记者 贾丽

    自动驾驶成为时下火热的技术领域,引得华为、苹果等众多巨头争相入局。

    天眼查App显示,12月3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公布“检测自动驾驶系统的方法和装置”专利。此举对推动电动汽车安全性能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也意味着华为在自动驾驶产业上的布局更进一步。

    近日,有消息称,苹果第一代汽车所需的自动驾驶芯片研发工作已基本完成,计划在2025年推出L5级全自动驾驶汽车。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自动驾驶技术越发成熟,相关产业链日渐繁荣,自动驾驶行业的融资规模也迅速增长。然而,与此同时,自动驾驶赛道规模化难落地、资本过度追捧等问题逐渐突出。

    自动驾驶发展迅猛却难以规模化

    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公布“检测自动驾驶系统的方法和装置”专利。

    据了解,本专利通过获取目标车辆在目标驾驶场景中行驶时的轨迹信息,与预设轨迹信息进行比较,判断该自动驾驶系统是否失效。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有助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华为的这项专利是应用于智能驾驶的辅助系统,这个系统在日益扩大的自动驾驶模型方面具有较大意义。目前,从实践上看,要实现全天候的自动驾驶难度极大。汽车高速行驶时,想保证安全留给自动驾驶的反应时间通常也只有0.1秒,任何一点决策上的失误都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提升安全性非常重要。华为此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自动驾驶所面临的‘信任’问题。”华为云MVP马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同时,他称,“由于算力的限制,各顶级厂商的自动驾驶系统已基本走到了瓶颈期,如何另辟蹊径是企业们普遍要思考的问题。华为的这项专利是在驾驶模型之外通过对车辆轨迹的测量来确定行驶状态,与传统的不同,为业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

    自动驾驶因其可达万亿元规模的广阔市场前景,引得众多企业进入,除了华为之外,苹果、亚马逊、百度、阿里等几大巨头均在角逐。与此同时,随着各类新生力量、跨界企业的进入,混战不断,自动驾驶赛道跌宕起伏。

    天眼查APP显示,仅在我国,目前就有超过5800家经营范围含“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无人驾驶”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其中,广东省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超过28%。

    不过,在产业崛起的同时,企业却难以突破规模化瓶颈。尽管每一家公司都在强调在不久的将来进一步扩大自动驾驶车辆的规模,目前看来,真正量产的不多。

    “目前,大多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都仍处于探索阶段,技术及安全性能有待提升,量产成本也较高,仅核心部件激光雷达的费用就高达几十万元。同时产业链的上下游硬件配套也还不成熟。如今无人驾驶汽车的行驶都是小规模化的,高度可控的。”北方工业大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产业融资并购热下尚需冷静

    纵使困难重重,也不妨碍自动驾驶的高速发展。纵观全球市场,自动驾驶产业已呈现白热化竞争态势,这个赛道成为资本角逐的焦点。

    一系列大手笔并购,围绕自动驾驶领域发生。Aurora并购UberATG、亚马逊拿下Zoox、Nuro并购Ike、大众26亿美元投资福特Argo、小米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全球自动驾驶领域寻求并购机会。中国汽车系统股份公司在今年也宣布通过子公司购买欧洲汽车技术企业SentientAB40%的已发行股本权益。

    在投融资方面,自动驾驶领域也是格外热闹。天眼查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相关领域的融资超过400起。

    有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第三季度,今年我国自动驾驶项目投融资事件多达69次,总投融资金额达629亿元,融资企业范围涉及自动驾驶方案、雷达、芯片等产业链上下游。

    威马汽车、小鹏汽车、地平线机器人、奇点汽车、滴滴自动驾驶等都在合纵连横。各地政府为了吸引更多优质的自动驾驶企业进入,也提供了股权投资、现金补贴、减税减租等诸多优惠。不过,目前各路资本大多处在孵化阶段。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整合,未来自动驾驶行业还将出现更多收购案。在商业化落地的同时,不管是载人还是物流,自动驾驶企业的持续高投入,将让部分企业提前落幕,也会促进行业并购的发生。但自动驾驶离真正上路和大规模推广还有一段路要走。当下,资本显然有些‘过热’。其背后是部分机构和企业的跟风式盲目投资和骗取优惠政策,企业在并购时也需‘擦亮眼睛’。”张翔认为。

(编辑 孙倩)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