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企改革将释放更强冲击波。从垄断领域“网运分开”加大开放,到完全竞争领域可由民企控股,政策力度超乎预期。这一次,国企改革要改得“过瘾”,混得“生动”。
从“管企业”到“管资本”,国资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徐徐而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吹响集结号,他们将在国资布局中展露身手,一盘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大棋正式开局。
从顶层设计到配套细则,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已经基本齐备。2019年,我们将见证更多改革“硬核”突破。以垄断领域深化混改为引领,“国民共振”有望舞出新活力。
垄断领域混改动真格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国企改革作出重点部署,并且提法超出预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领域改革,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
垄断行业的分离与开放,对于国企改革意义重大。长期以来,“社会资本无法触及垄断领域优质资产”成为混改不过瘾的症结。而划清垄断领域开放界限,是加大混改力度的诚意之举和关键一步。
“网运分开”对三大垄断行业来说,着实不易。此前,对于铁路运营模式究竟是“网运分离”好,还是“网运合一”更具执行性的话题,一直存在争论。同样,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对于是否成立管道公司,业界也一直存在分歧。如今,政府工作报告一锤定音,但强调“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意味着改革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用不同的方法。
其中,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厂网分离、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目前,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分离,实施厂网分开,已经做到;主辅分离取得了一些进展;竞价上网、输配分开进展不快。
“油气领域改革,是重点改革方向。”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记者会上直言:“今年要以管道公司的组建为契机,深化油气领域的改革。”成立管道公司,实施管网分开,将有利于打破石油石化行业的一体化垄断,增强行业的竞争力,对现有的格局形成很大冲击。
铁路领域的“网运分离”,则是把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国家铁路网基础设施与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铁路客货运输分离开,实行分类管理,管网分离将加快铁路国企走向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次,混改不再只分“面包屑”,而要真正动“奶酪”。
有条件允许民企控股
混改试点、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双百企业”……2019年,你会发现,不同的试点类型有个相同的命题——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混改已经由点及面,迅疾铺开。
肖亚庆表示,2019年要大力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商业一类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以及“双百”改革试点企业等,都要加大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力度。
例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作为首家入围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军工央企集团,已制定了试点改革方案,即将上报国资委。按照方案,航空工业集团将持续加快重组整合和产业布局调整,包括专业化整合,形成以核心单位为龙头的若干个航空制造产业集群;并且按照“宜混则混”原则,在所属三四级以下单位全面推进混改工作。
同时,针对石油、电力、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重要领域的混改也在加速扩容,至今已经推出第一批试点9家,第二批试点10家,第三批试点31家,今年还将推出第四批100家以上混改试点。
对于活跃的社会资本而言,更加激动人心的消息是,发改委在3月6日的记者会上提出,“在重点领域混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在完全竞争领域混改,允许社会资本控股。”
据悉,东北制药已成功申报第四批混改试点单位,其正是社会资本控股的典型。2018年,东北制药通过定增引进民企辽宁方大集团作为战投,随后辽宁方大增持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2018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1%至85%。
此外,国家电网已经发布了10个领域的混改计划。据悉,国家能源集团已上报一流示范企业方案,内容包含混改和员工持股;中国移动和中国石油也都在酝酿混改方案。中国石油董事长王宜林对记者说,销售端和银行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资产适合混改。
加大放权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让国有企业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国企发展的目标,也是国企改革的愿景。
今年1月,国资委推出航天科技、中国石油、国网公司等10家企业作为创建世界一流的示范企业。
何为世界一流?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说,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是综合的,与世界500强以营收规模排序的标准有所不同,起码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创新驱动方面进入领先行列,在行业内拥有重要话语权;二是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能够进入前列,未来要更多关注净资产收益率、营收利润率、研发投入、增加值等数据,让企业在质量和效益方面能够领先;三是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方面能够进入前列,并且成为能够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企业。
为此,国资委也给出了重磅优惠政策,允许企业在未来3年左右的时间内有针对性地铺开包括混改、员工持股、加大放权等多领域的综合性改革,企业在股权投资、自主决策、工资总额、股权激励等方面都有了更多自主权。
从监督角度,国资委将用量化的指标来确定追求的目标,让示范企业对标世界本领域五家到十家企业,并在放权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
从“一个行动胜过一沓纲领”的看法表达,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提出,国企改革的尖针,已经扎中国企改革的痛点,国企改革步入“去虚向实”的时期。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见证改革新突破的到来。
18:31 | 长周期考核提升险资投资稳定性和积... |
11:47 | 西部创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
11:11 | 上证指数刷新9个月新高 多因素支撑... |
11:11 | 稳定币概念热度持续升温 行业迎来... |
11:11 | 一汽解放场景化落地与生态协同 新... |
11:10 | 多举措应对经营压力 瓦轴B预计上... |
10:45 | 金健米业发力面制品及休闲食品 上... |
10:43 | 景区游客接待量增长 桂林旅游预计2... |
10:36 | 内生发展及外延并购共驱 重药控股... |
10:36 | 仙琚制药布局呼吸系统用药 噻托溴... |
10:35 | 一鸣食品子公司获增资1.2亿元 引入... |
10:34 | 金田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达3.4亿...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