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行业 > 正文

小马智行扩大Robotaxi范围再开“驶” 商乘并举探路自动驾驶下半场

2021-05-20 16:30  来源:证券日报网 龚梦泽

    本报记者 龚梦泽

    国内估值最高的自动驾驶公司正加快商业化步伐。

    5月13日,小马智行正式宣布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全面在北京扩大开放。此举成为继广州、美国加州尔湾和弗里蒙特之后,小马智行在Robotaxi业务上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据透露,小马智行已经将下一个推广服务区域将锁定在上海,新项目也将于不久后正式上线。

    事实上,随着今年初“交通强国”正式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国内智能交通的落地速度与基础正在不断加快,不论是基于自动驾驶专用测试道路建设、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发放,还是L4级的自动驾驶线路都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利好政策频抛的同时,在经历了此前几轮洗牌后,如今的自动驾驶公司走到了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自动驾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到了小马智行首席执行官彭军与首席技术官楼天城。“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盈利,不仅要量产化和规模化,而且要做到真正跟人无关,达到车里没有人,远程也不需要人的状态。今天跟这个阶段比,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楼天城表示,在测试阶段,成本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提升技术才是。当真正做到无人化之后,通过量的增加,才能进一步真正的降本。

    “小马智行选择商乘并举的双线业务发展,是因为其观察到在出行行业最大的两个市场中,虚拟司机的能力和技术是相通的。”在彭军看来,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很多难点是相同的,商乘并举“两天条腿走路”会促成更多的机会。

    小马智行着重打造商乘并举

    加码Robotaxi及智慧物流业务

    资料显示,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底,由彭军和楼天城两位博士共同创立,是全球首家在中美均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的公司。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创立小马智行之前,彭军曾担任百度自动驾驶部门首席架构师,负责百度自动驾驶的整体战略规划与技术发展。而楼天城不仅是首届“姚班”学生之一,更是全球闻名的计算机编程大牛。曾连续11年蝉联TopCoder中国区冠军,并且两次获得谷歌全球编程挑战赛冠军。曾在GoogleX(Waymo)从事无人车技术开发的他,后来也成为了百度历史上最年轻的T10工程师。

    此次发布会上,小马智行主要宣布了两件事情。其一,小马智行将进一步扩大Robotaxi规模,覆盖范围将逐步增至中美五大城市。北京亦庄全面向公众扩大开放,下一步计划在上海全面启动;其二,小马智行将携手国内领先出行公司红旗智行、T3出行,共同推进Robotaxi服务的进一步扩大升级。

    据小马智行副总裁、Robotaxi负责人莫璐怡介绍,此次小马智行将向北京公众扩大开放的Robotaxi站点达到150个,是北京市现阶段开展无人驾驶测试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除了已经批量下线的车载硬件系统PonyAlphaX,小马智行还打造了一系列产品化的系统,包括车载操作系统PonyBrain、车端的人机交互系统PonyHI、自动驾驶车队管理平台。

    在主机厂层面,小马智行已与丰田、现代、一汽、广汽等国际国内一流车厂建立合作,其软硬件技术在包括丰田RX、林肯MKZ、比亚迪秦、广汽Aion、现代Kona等车型上适配,覆盖燃油、电动、混动等多种动力形式。

    谈及与车企的合作,楼天城告诉记者,不仅是停留在技术层面,更多在于深度。“深度合作绝不是定义目标和接口之后各行其事的过程。双方工程师能够坐在一起,共同定位问题、分析问题,并共同思考、学习、解决问题。软件、硬件要做成一体化,才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体验。”楼天城表示。

    在积极扩大自营自动驾驶车队的同时,小马智行自动驾驶车队管理平台还支持与第三方平台深度融合。目前,小马智行在美国加州尔湾已与美国第三大出行服务提供商Via深度合作;国内方面,小马智行也与如祺出行、红旗智行、T3出行等服务平台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在广深、北京、长三角地区的运营。

    除了Robotaxi业务线,2019年4月份,小马智行宣布在自动驾驶长途货运领域布局。2020年,小马智行成立了卡车事业部,就商用车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开始进一步探索,并取得了广东省首张自动驾驶卡车测试牌照。目前,其卡车业务线Robotruck(智卡)已经进入规模化测试阶段。

    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探索

    “攀登珠峰”还是“沿途下蛋”?

    近年来,自动驾驶的发展大有燎原之势,在经历打造成熟技术、产品、积累经验以及验证技术可行性之后,如何从研发向大规模量产,乃至最终商业化落地兑现,成为资本市场、整车企业,以及出行上下游产业链最为关心的议题。

    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头部创业公司,小马智行虽然采取了商乘并举的双路线,但不得不承认盈利之路仍遥遥无期。头部尚且如此,由此业界对该类独立的自动驾驶公司及其Robotaxi业务便提出了各种诘问。

    今年3月底,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表示,纯做自动驾驶软件的公司,三年内都会面临如何转型和如何整合的挑战。华为ADS负责人苏箐更是直言:“打死我也不会去做Robotaxi。Robotaxi只是一个结果,而不应该是商业目标。”苏箐认为,最后达到Robotaxi的,肯定是做乘用车的人。

    对此,楼天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自动驾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说招几个软件工程师或者AI专家就可以打造出来。打造安全的技术需要很多的数据积累、场景发展和软硬件结合。很多的主机厂都希望自己拥有这个能力,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楼天城表示,智能驾驶和生产需要不同的专长,跟整车企业或其他科技公司相比,只能说大家术业有专攻。

    相比百度把自动驾驶未来的商业化比作“攀登珠峰,沿途下蛋”。即在持续攀登的过程中,选择将合适的产品阶段落地,将价值收益不断释放。彭军认为,比起私家车来说,自动驾驶技术在Robotaxi上最先落地就是从财务角度去考虑的,这对于车辆和运营成本的管控更容易些。在不久的未来,私家车实现自动驾驶也是大势所趋。

    对于未来商业化的选择,彭军对记者表示,小马智行量产以后的价格,伴随着自动驾驶的硬件成本下降,未来会降到非常低。从成本的角度考虑,自动驾驶的优势会愈发显现。在此基础上,“未来的商业模式,我们一方面是和主机厂合作,另外一方面是和一些出行平台合作,在一定时间里自主运营和合作模式都会长期共生,而我们的核心理念是想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彭军表示。

    彭军着重提到,自动驾驶的实现,一定是全场景的覆盖,民用仅仅是使用场景中的其中一环。而自动驾驶卡车则可以“24小时不停运输”,更大的缩减时间成本,带来看得见的收益。同时,由于货运要求的计算机更大更稳定,传感器数量高,动力输出稳定,这都为自动驾驶卡车比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来的更早提供了基础与可能。

    在他看来,自动驾驶时代,卡车能为智能终端并产生大量数据。如果这些数据形成闭环,将带来巨大的价值,并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甚至有望反哺自动驾驶技术在民用的发展。

(编辑 孙倩)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