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公司外资股比放开的政策有了实质性进展,宝马尝得头啖汤。
10月11日晚间,华晨汽车在港上市平台BRILLIANCECHI(01114.HK)公告称,公司拟作价290亿元向宝马出售华晨宝马汽车25%的股权,这意味着华晨宝马整体估值达1158亿元。该交易完成后,宝马将持有华晨宝马75%股权。与此同时,双方约定华晨宝马经营期限将延长至2040年,宝马还将对X5及BEV汽车进行本地化及投产。
当日稍早时候,宝马已与华晨签订协议,宝马将对华晨宝马增加30亿欧元投资,用于未来几年沈阳生产基地的改扩建项目;未来3到5年内,华晨宝马年产能将增加至65万辆;BMWiX3纯电动汽车将于2020年在沈阳生产。
有汽车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宝马提升对华晨宝马持股比例,并大手笔强化在华投入,将对行业内其他车企形成示范效应,未来或有更多品牌效仿宝马,更加重视中国汽车市场。
控股“下金蛋的鸡”
在此次交易中,由华晨汽车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沈阳金杯汽车和宝马分别拥有50%出资额的中外合资企业——华晨宝马估值为1158亿元,以此为参考调整后,25%股权的交易作价为290亿元。
该股权预计交易日期将不晚于2022年,交易完成后,华晨宝马将分别由沈阳金杯汽车及宝马持有25%、75%的股权。华晨宝马董事会将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宝马委派6名,沈阳金杯厂委派2名,董事长由宝马委派,副董事长由沈阳金杯厂委派。除财务和人事的副总外,其他高管将均由宝马提名。
作为整体交易不可或缺的部分,宝马同意引入新车型在中国进行本地化,包括X5及未来的BEV型号。不仅如此,华晨宝马还将扩建厂房、新建工厂,以提升产能并推出新型号产品。
高达1158亿元的估值与华晨宝马良好的盈利能力不无关系。资料显示,华晨宝马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分别实现税后净利润78.07亿元、100.98亿元和71.83亿元。
根据当日稍早时候华晨与宝马签订的协议,宝马将对华晨宝马增加30亿欧元的投资,用于未来几年沈阳生产基地的改扩建项目:位于铁西的新厂区建成后将使铁西工厂现有产能翻倍。未来3到5年内,华晨宝马的年产能将逐渐增加到65万台/年,并将创造5000个新的工作机会。
在当日举行的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开工仪式上,宝马董事长克鲁格表示,中国将成宝马新能源汽车的全球生产基地。新的合资协议将双方合作延长至2040年。据了解,随着新工厂建设的推进,预计到2020年,宝马品牌核心产品系列的首款纯电动汽车将在沈阳生产,这款产品不仅在中国销售,还将出口到全球市场。
触动新能源汽车格局
宝马饮得汽车外资股比放开“头啖汤”,对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而随之配套的一系列扩大产能、投放新车型本地化等措施,也有望成为后续合资品牌深化合作的重要范本。
今年4月,发改委针对外界关注的汽车企业外资股比放开问题表态称: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彼时,市场曾对合资品牌的中方企业有所担忧,甚至担心外资品牌将在中国设立独资工厂。从华晨宝马这一方案来看,此前担忧并无必要,为了提升对华晨宝马的持股比例,宝马方面除了支付相应的对价,还斥巨资扩大产能、投产新车型,依托现有合作方进一步做大市场份额。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内运营较好的合资品牌中,华晨宝马是中外股东实力悬殊最大的车企之一,其成为首个股比放开案例也在情理之中。即使如此,宝马有意将华晨宝马打造成为其新能源汽车的全球生产基地,并承诺投产类似X5这样的高端车型。
对于市场追捧较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宝马此番表态也将传递出更多信号,在国内政策持续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情况下,合资品牌有意愿投入更多资源重点发展新能源车型。
有研究人士表示,外资品牌入场将加剧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使得已经拥有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的市场更加拥挤。不过,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投产也需要时间,例如,宝马品牌核心产品系列的首款纯电动汽车预计到2020年投产,这将为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留出一定的缓冲空间。
16:00 | 特斯联发布2024年财报:在手订单金... |
15:58 | 沪市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破万亿元 ... |
15:56 | 低空经济快速崛起 科创板公司坚持... |
15:55 | 京能置业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15亿元... |
15:42 | 中国建筑第一季度营收稳健增长 控... |
15:38 | Momenta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将... |
15:36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智化重... |
13:27 | 创业板公司延续去年增长态势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业绩稳中有进... |
22:27 | 以点带面 稳链强链 2024年度科创...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沪市主板公司...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