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TMT频道 > TMT行业 > 正文

念空科技董事长、首席投资官王啸:大模型驱动量化革新 抢抓机遇全力布局未来

2025-05-21 18:26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金婉霞

    当全球资管行业还在对大模型等新兴算法工具应用于投资策略分析的可行性进行探索时,来自中国的头部量化私募机构正密集进行技术储备,并有望借助新技术实现“超车”。

    日前,又一“国产”量化基金秀出了自身的算法“肌肉”:上海念空数据科技中心(以下简称“念空科技”)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合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大模型后训练方法。相关研究论文已投向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会议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NIPS)并于5月20日发表。

    该论文发表后引起行业高度重视。有业内人士认为,自幻方量化推出大模型DeepSeek并开源后,如何将大模型应用于量化交易备受市场关注,但截至目前,即便是幻方量化自身也尚未公布成熟的应用案例。念空科技或许抢到了大模型应用于量化投资的“头啖汤”。

    5月20日,念空科技董事长、首席投资官王啸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进一步透露,念空科技已开始将大模型应用于量化决策中,在企业内部的测试中,其大模型已展现出接近传统AI策略的预测能力。

    又一中国量化“下场”大模型

    与中国量化对于大模型的积极拥抱态度有所不同,当前,全球头部量化机构对大模型仍持谨慎态度,推进大模型应用的节奏相对缓慢。纵观全球资管市场,海外量化巨头虽储备大量算力资源,却囿于传统线性模型的路径依赖,对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始终停留在辅助层面。“国际量化巨头尽管已开始探索将大模型这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用于投资研究,但绝大多数仍处于试验和辅助阶段。”前述行业人士认为,之所以出现技术“迟滞”,是由于传统行业巨头往往更注重经营的稳健性。

    国际巨头的迟疑,或是国内小型玩家的机遇——利用这一对技术的认知差,后来者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念空科技是抢抓这一机遇的代表。资料显示,2025年,王啸创立了专注于研究通用大语言模型(LLM)相关底层算法和工程技术的创新型科技公司上海全频思维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AllMind)。这是继宁波幻方量化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又一国内量化私募孵化的大模型企业。据王啸介绍,除对大模型底层算法和工程技术进行研究外,AllMind更将着重探索大模型在垂直行业领域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场景。”王啸强调,在短期内,AllMind会着眼于训练一个基于金融数据的专项大模型,提升大模型的逻辑推理能力等,未来,AllMind还拟开放合作,帮助探索大模型在新材料、医药研发、AI助手等垂直类领域的应用。

    在其自身所擅长的金融场景,前述论文是AllMind首先交出的一份答卷:基于AllMind在大模型开发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念空科技的AI团队将金融数据进行大模型的训练,针对场景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技术研究和模型优化。就这样,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念空科技通过聚焦垂直领域应用和小步快跑的实验,率先进行了大模型+量化分析的探索。

    着重应用特色 旨在服务主业

    与同行对比来看,落地应用是念空科技在布局大模型时的最大特点。在采访中,相较于纠结“大模型能不能用”“怎么用”,王啸的回答更务实:“大模型像是一个通才、天才,它能不能做好量化,并不在于它聪明不聪明,而在于你是否教得好。”王啸称,之所以下大功夫去研究大模型的技术逻辑,为的是“用好它”——知其然,方能知其所以然。“我们不会是做基础研究最强的公司,但我们会是用得最好的。而未来,对大模型进行正确训练的能力,将是公司之间最大的壁垒。”王啸自信道。

    念空科技的成立以及成长,也是抓住技术窗口期的结果。2015年,物理学博士出身的王啸看准AI这一新技术之于量化投资的潜力,毅然创立了念空科技。果然,通过布局深度学习算法,念空科技成为行业中少数“全流程AI驱动的量化公司”之一:从数据预处理、因子挖掘到组合优化、交易执行,念空科技尽可能以AI算法赋能每个环节。从2019年开始,念空科技已将Transformer的算法应用在实盘产品组合中,这种全链条的智能化也大大提升了策略开发效率。2015年是念空科技成立的第一年,企业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就突破了10亿元;第二年,其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60亿元,进入当时的国内行业头部梯队;到2022年时,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跨入百亿元。

    从行业来看,每一次的工具算法跃迁都会驱动量化投资的进化:从早期依赖有限财务数据的线性模型,到今日融合海量异构数据的深度网络,莫不如是。2023年“横空出世”的大模型更让王啸看到了行业未来的无限潜力。“大模型高度模拟人类神经网络思维,在量化投资领域,或将带来比传统AI更进一步的增长潜力。”王啸称,拥抱大模型等新兴技术或许会在未来重塑全球量化投资的竞争格局,帮助中国量化实现“超车”。

    “当前行业,类似于2017年AI技术爆发的前夜。”采访最后,王啸指出,未来中国私募行业将集中至四五家巨头主导,他预言,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对AI与大模型的掌握能力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要素——那些最善于运用大模型等AI技术的机构,有望跻身最终胜出的巨头之列。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长远发展的资管机构,念空科技2023年就开始拓展海外市场,成立了海外基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在全球量化的擂台赛上,以念空科技等为代表的中国量化新势力,也可以凭借“中国功夫”,和华尔街的老牌巨头们比一比拳脚身手。

(编辑 张伟 上官梦露)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