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最近在酷狗听歌,因为喜欢一首歌就连续几天都在听这首歌,然后过了几天后发现这首歌竟然变成了vip歌曲,也就是需要付费才能听。
这时神奇的事来了,我用另外一部手机去搜索同一首歌曲,歌曲显示竟然不是VIP的?
这难道是手机的问题吗?
然后我网上一搜发现这种事还不是只有我一人,很多人都遇到这种事,常听歌曲秒变VIP。
其实不止是酷狗,像QQ音乐、网易云音乐也都出现过这种情况,一般是一些小众歌曲,如果你连听3天左右,第四天就会变成VIP歌曲,这就很明显了,这无非就是让你去购买VIP。
大数据杀熟,吃相真难看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是因为版权问题需要付费才能听,这无可厚非;但是,有些歌曲本来就是免费的,突然搞个常听秒变vip,试问下这费用流向平台还是歌曲创作者呢,如果是平台本身,这岂不是在利用大数据杀熟。
其实这种大数据杀熟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比如你用滴滴打车,如果你经常在AB两地来回跑,你会发现第一次打车的费用跟你最后一次打车的费用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已经涨到了一倍。
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其实都能以数据的形式显示出来,这其中是有规律的,比如你几点刷卡挤地铁,几点出地铁,计算机能够初步判断你的上班和工作地点,然后根据这段距离的长短再进一步判断你的收入,比如你在北京一环、二环和郊区就有很大的区别,这些数据对于商家来说其实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更加精准的锁定客户目标。
这样一看其实挺恐怖的,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信息其实早就被读取了,所以相对于音乐平台的大数据杀熟其实不算什么,大数据时代一切都将变得很透明,隐私或许成为了奢侈。
目前这种事情还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像音乐平台的杀熟同样也是不了了之,或许他们觉得这只是几十块的VIP费用,无需折腾。
对于这样的事你们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