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主力动向 > 正文

二季度长线资金持仓路径浮现 76家公司获社保基金与QFII共同持仓

2023-08-31 19:55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任世碧

    随着上市公司2023年半年报披露完毕,以社保基金、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长线投资资金路径浮现,尤其是社保基金与QFII共同持仓品种备受关注。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有76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同时出现社保基金及QFII身影,这些公司主要扎堆在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汽车等四行业。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社保基金和QFII均以业绩为导向,重点增持的品种具有行业基本面向好、企业业绩增长良好、估值较为合理等特点,避开了估值较高或者短期内涨幅较大的板块,具备一定的配置优势。整体来看,社保基金和QFII等长线资金主要流向估值偏低、业绩优良、行业龙头或细分领域龙头的企业。

    76家公司获社保基金与QFII共同持仓

    社保基金持仓方面,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有640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社保基金身影,合计持股市值1989.61亿元。从持股变动情况来看,社保基金新进持有126家公司,增持251家公司,社保基金增仓公司合计达377家。此外,社保基金对136家公司的持仓未变,对127家公司进行减仓操作。

    与社保基金不同,QFII则在今年二季度新进公司数量较多,持仓品种变化较大。QFII持仓方面,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有768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QFII身影,合计持股市值1365.86亿元。从持股变动情况来看,QFII新进持有393家公司,增持175家公司,QFII增仓公司合计达568家。此外,QFII对28家公司的持仓未变,对172家公司进行减仓操作。

    表:今年二季度获社保基金和QFII共同增持公司

制表:任世碧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二季度,有76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同时出现社保基金及QFII身影,合计持股市值达561.26亿元。其中,26家公司今年二季度获社保基金和QFII等长线资金集体加仓,峨眉山A、光庭信息、中金黄金、千禾味业、金山办公、中船特气等6家公司期间获社保基金和QFII集体增持。此外,有20家公司期间获社保基金和QFII继续加仓,包括云铝股份、常熟银行、铜陵有色、广联达、中材科技、春秋航空、天士力、涪陵电力等在内的11家公司期间社保基金和QFII累计增持数量均超1000万股。

    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助力。8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会议提出,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市场改革深入推进、长期利率中枢下移的新形势下,养老基金、保险资金和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快发展权益投资正当其时。

    对于社保基金和QFII等长线资金看好的公司特征,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对记者表示,首先,长线资金增持公司具有稳定经营业绩、健康的财务状况、合理的资本结构等特征。这些公司所处的行业前景相对比较明朗,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其次,持续盈利能力也是长线资金看好的重要因素,能够保证公司的长期稳定回报。同时,公司估值水平也是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公司股价相对低估,那么长线资金会认为其有较大的投资机会。此外,公司管理层的素质和质量也是长线资金考虑的因素之一。最后,长线资金也看重这些公司的投资风险分散性以及长期资本增值潜力等因素。

    社保基金和QFII共同持仓股扎堆四行业

    良好的业绩表现仍是长线资金加仓的主要动力。数据显示,上述今年二季度获社保基金和QFII共同持仓的76家公司中,54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七成。其中,15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翻番。

    今年上半年,社保基金和QFII都偏爱景气度较高的行业。数据显示,上述今年二季度获社保基金和QFII共同持仓的76家公司涉及21个申万一级行业,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汽车等四行业今年二季度获社保基金和QFII共同持仓股数量居前,分别达到12只、8只、7只、7只。

    公募排排网产品经理徐圣雄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良好的基本面叠加机构背书加持,是行业板块表现强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计算机和电子属于科技赛道,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这样的产业趋势下,有望迎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医药生物板块虽然跌幅较大,但业绩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而且在人口老龄化以及健康意识提升的趋势下,医药生物需求较为刚性。

    电子行业方面,陈雳表示,关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存储芯片和算力芯片,以及先进封装领域。

    汽车行业,陈雳表示,经过今年上半年的回调,估值回落,风险得到释放,叠加近期开始针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持续落地,预计汽车行业四季度有望回暖。

(编辑 上官梦露 策划 赵子强)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