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文湘 见习记者占健宇)8月16日,第三届“活力·ESG”创新论坛在上海举办。此次论坛以“智启新程,共筑未来”为主题,与会嘉宾来自监管、头部企业、跨国公司、金融机构、高校等领域,共话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之道。
在主旨演讲环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中国基金业协会母基金专业委员会主席王忠民表示:“当我们将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的变现打通,把最难的消纳通过智能合约链接通时,ESG将会推动算力市场、绿电市场和基础设施的改变,让每一个链点实现社会、经济效果最好和ESG绿色价值最优的结合。”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金融市场需提升对环境气候因素的定价能力,加强标准建设、信息披露、产品创新、国际合作和监管;金融机构尽量减少信披风险,降低监管成本,提高定价效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指出。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首席发展总监张建宇强调,绿色“一带一路”正日益成为全球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航道。无论身处国内还是海外,当中资企业将ESG理念内化为自觉行动与创新动力,这些点滴努力必将汇成涓涓清流,最终融为助推全球SDG(可持续发展目标)愿景的澎湃海洋。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表示:“我们需要更多应用数字化技术工具,更好服务于碳数据的获取、加工、分析、使用,为ESG及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更好支撑。”
据了解,经中诚信认证(深圳)有限公司认证,本次论坛全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已通过等量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完成精准抵消,正式获得碳中和认证。
(编辑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