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昌校宇
近日,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张羽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环境下,港股医药板块和中药等细分领域都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港股医药板块行情
具有持续性
作为多只医药主题基金的掌舵人,张羽翔管理的鹏华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年内收益率达25.35%(数据截至4月30日),业绩表现亮眼。
张羽翔对港股医药板块持乐观态度,认为其行情具有持续性。“首先,龙头企业的业绩好转、产业政策支持、国际竞争力提升以及行业景气度上行等因素共同推动该板块行情;其次,投资者对创新药板块已形成基本共识,短期内投资配置仍有提升空间,中长期来看,该领域的投资逻辑稳固且成长性突出;最后,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等多项国际性行业大会将对该板块产生积极影响。”他说。
在张羽翔看来,港股医药板块行情有望贯穿全年,主要基于三个原因:商业化放量和BD(商务拓展)“出海”的持续兑现带来基本面明显改善;多项国际大会将提供正向催化;BD模式不受贸易摩擦影响。
医药指数投资
“相对均衡”或为优选
医药板块细分行业众多,对应的行业指数也较丰富。张羽翔详细阐述了医药指数的分类和选择逻辑,他表示,在医药生物申万分类中,包含6个二级行业和16个三级行业,各细分领域的投资逻辑差异显著。
“例如,大宗原料药具有周期性商品特点;仿创药和部分生物制品除了遵循自身产品逻辑外,还受分母端利率影响,呈现成长股特点;医疗设备和医疗研发外包本质上是制造业,受下游客户盈利周期及行业竞争影响;中药、专科医院、OTC(非处方药)的下游需求是终端消费者,呈现消费品的特征。”张羽翔进一步举例。
目前,医药被动指数基金跟踪的指数多达40条,包括均衡类宽基指数、创新药指数以及针对特定行业的指数,如医疗器械指数、疫苗生物指数和中证中药指数等。张羽翔建议:“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个人投资者,选择相对均衡的宽基指数可能是更稳妥的策略。”
作为鹏华中证医药卫生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的基金经理,张羽翔相对看好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该指数创新药占比较高,而创新药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加上机构前期持仓占比低有回补空间,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他说。
中药行业
扩容空间可期
张羽翔还管理着鹏华中证中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其对中药行业的发展前景也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详细解读了最新出台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认为政策从资源保护、产业升级、品牌建设等多个维度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政策支持下,中药行业已进入新的发展快车道。张羽翔分享了一组数据:“目前,中药行业市场总规模超过7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整体规模将达到约1万亿元。其中,中成药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中药饮片将达到3000亿元,中药材市场稳定在2000亿元左右。”
张羽翔认为,中药行业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政策面对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同时,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增加以及年轻群体对中医药养生的认同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预计未来几年,中药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传统医学的重视,中药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他说。
基于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张羽翔建议投资者关注医药板块的结构性机会。在港股医药方面,他看好创新药领域的商业化放量和BD“出海”带来的投资机会;在指数投资方面,他推荐关注均衡型宽基指数或特色鲜明的细分行业指数;对于中药板块,他认为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龙头企业将受益于行业整合和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