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证券要闻 > 正文

深市电力设备龙头抢占“双碳”机遇 以硬核创新筑牢能源转型根基

2025-09-19 19:33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田鹏

    近年来,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电力设备领域龙头企业坚持创新,在风电、光伏、储能等赛道上持续攻坚。

    从自主研发磷酸锰铁锂材料,实现电池能量密度与低温性能的双重突破;到打通固态电池量产核心工艺,破解行业长期面临的续航里程与安全性能难以兼顾的瓶颈;再到紧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推出覆盖源网荷储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一系列硬核实践,让深市电力设备领域龙头企业成为“双碳”目标从蓝图走向现实的中坚推动者。

    在这一进程中,资本市场通过多元化融资工具为相关企业注入发展动能:一方面,依托IPO、增发、可转债等融资渠道,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另一方面,借助并购重组、产业基金等资本运作方式,推动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完善从核心材料到终端解决方案的产业布局。正是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全方位赋能,这些企业得以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与产业链自主可控,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产业根基。

    多措并举

    为能源转型“添砖加瓦”

    近年来,在我国加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推动“双碳”目标落地的进程中,上市公司积极作为,通过多元化实践破解能源转型痛点。

    例如,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深耕行业多年,构建了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技术壁垒,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关键突破。据悉,目前其已建立了覆盖采选矿、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及其他辅助材料的全链条自主研发体系和能力。

    谈及具体举措时,国轩高科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年来,公司坚持以“材料科学+数字科学”双轮驱动,保持高研发强度,重点投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等前沿技术;同时,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此外,加强海外研发中心建设,吸纳全球顶尖人才,实现技术全球同步。

    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源电气”)紧跟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机遇,以覆盖电力系统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及储能相关产品的综合能力,成为输配电设备领域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思源电气相关负责人回顾过往实践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积极拓展“构网型”产品(SSC、构网型SVG和构网型储能系统);积极突破“直流”“低频”系列解决方案,推出新型“环保”系列高压开关产品;积极探索“微网”、分布式光伏一体化成套解决方案;继续拓展以超级电容(含混合超容)、锂电池等高倍率储能元件为核心的汽车电子电器类业务;持续突破柔直相关业务。“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智慧新电能、共享美好新生活’的企业使命,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从攻克新能源材料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到研发适配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设备填补国内空白,这些企业以多元化实践精准破解能源转型中的痛点难点,既为自身抢占产业高地奠定基础,更切实推动我国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速迈进,让“深市力量”成为支撑“双碳”目标落地的重要力量。

    资本助力

    为企业发展“蓄势赋能”

    在深市电力设备龙头企业通过多元化实践,为能源转型精准破题、加速我国能源体系变革之际,资本市场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与功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着全方位的支持。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智能”)有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后,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平台,高效募集资金以提升公司先进产能,加强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助力新质生产力要素的汇聚,不仅发展为全球新能源设备龙头,还在固态电池、钙钛矿、氢能等新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同时,依托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渠道,公司整合行业资源,拓展业务版图,完善了公司锂电设备整线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除上市融资、并购重组为企业注入动能外,股权激励作为资本市场赋能上市公司长效发展的关键资本工具,正为行业创新注入持久活力。它将企业长远目标与核心人才利益深度绑定,既能凝聚人才、激发创新积极性,又能助力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中保持稳定,为能源转型赛道上的企业筑牢长期竞争力根基。

    上述国轩高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完善的员工激励计划可以绑定员工与公司利益,激励员工助力企业达成经营目标,利于推进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进程。同时公司能以更规范、更有吸引力的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吸引电池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等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

    据悉,国轩高科曾于2021年11月份、2022年7月份,分别推出了2021年股票期权、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同时,2022年1月份、2024年12月份,分别实施了第三期、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

    从上市融资为企业创新注入“活水”,到并购重组助力业务版图扩容,再到股权激励绑定人才与企业长远发展,深市以多元化资本工具,为电力设备龙头企业搭建起成长“快车道”。

(编辑 上官梦露)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