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食品频道 > 食品行业 > 正文

行业龙头优势凸显 飞鹤2021年度ESG报告打造“双碳闭环”企业样本

2022-06-01 14:51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许洁

    企业ESG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或评级,也是衡量企业可持续性的评判标准。

    5月30日,飞鹤乳业发布了2021年度ESG报告,向公众展示了公司过去一年在经济、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等方面积极践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成果。通过这份报告,让投资者更加清晰地了解飞鹤的过去及未来发展。

    对于飞鹤交出的2021年度ESG报告,乳业专家宋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飞鹤持续发布企业ESG报告可以向外界展示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为公司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随着公司未来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对飞鹤在品牌、渠道、消费者等领域的背书能力有进一步提升。

    连续3年发布ESG报告    

    打造“双碳闭环”企业样本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作为国内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中国飞鹤已经连续3年发布企业ESG报告,相比前两次报告,飞鹤2021年度的ESG报告内容更加丰富,更数据化披露了过去一年中公司在打造全家庭营养健康、守护绿色生态、助力员工发展、坚守合规经营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看,在奶源方面,飞鹤进一步完成了对上游优质奶源的整合,实现牛羊奶源双储备,为优质产品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产品端,飞鹤2021年研发投入4.3亿元,同比增长60.5%。并携手行业12位院士和专家,联合顶尖大学和机构,共建了多个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高水平科研平台,进一步完善了“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科研支持理论体系,不断精进“更新鲜、更适合”的奶粉配方和工艺。此外,布局人类全生命周期管理,拓展产品线,大力发展儿童粉、成人粉。

    在生产端,飞鹤推进全产业链闭环的数字化升级,打造世界级智能工厂标杆,飞鹤率先实现了“秒”级制造监控管理;完成全新的智慧供应链建设,全面提升与外部生态圈的数字协同,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在践行双碳方面,作为行业的领军者、开拓者,飞鹤始终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公司大力推进工厂“煤改气”项目,利用清洁能源实现减排;在业内率先建立“厂中厂”模式,有效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等。2021年,飞鹤作为优秀案例入选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企业公益蓝皮书(2021)》,被纳入国内首份《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基础教材》。

    在社会责任方面,飞鹤始终坚持“尽己所能,反哺社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传递品牌价值与企业温度。持续开展助学助教、扶弱济困、驰援灾区、关爱母婴群体、助力疫情防控等公益慈善活动,向社会各界捐赠款物已累计超5亿元。

    “面向未来,飞鹤将会更加全面的、深入的贯彻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种养结合、生产加工,一直到消费端、服务端,全链条、全过程、一体化推进‘双碳’行动,打造可持续供应链,形成绿色低碳、生态循环的发展闭环。”飞鹤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飞鹤2021年度ESG报告中首次增加英文版,国际化发展提速。“公司作为港股上市公司,投资者来自全球不同国家,为了更好的服务投资者,也为了公司全球化发展。”飞鹤如此表示。

    估值被严重低估    

    公司高频率回购公司股份

    长达130多页的报告,飞鹤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ESG报告。不过,作为一家公众公司,飞鹤公司股价目前走势与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相背离。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显示,自2021年1月21日飞鹤公司股价走出24.964港元/股的历史高价后,就一直走下坡路。截至2022年5月31日,公司股价报收为7.94港元/股,股价跌了近七成。

    对于公司股价表现,飞鹤相关负责人表示,二级市场股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公司生产经营平稳健康发展。公司作为婴幼儿奶粉龙头企业,在坚持做好主业的同时,积极布局人类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拓展新的产品品类,努力寻求第二增长曲线,为市值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公司股价下跌,飞鹤管理层早在2021年6月9日发布公告称,拟动用不超过2亿美元资金用于购回公司不超过10%的股份。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显示,自启动回购股份至今(2022年6月1日),飞鹤先后29次回购公司股份,去年14次,今年至今回购了15次。且回购股份仍在进行中。

    飞鹤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表示,目前回购股份尚未达成计划,公司长期看好婴幼儿奶粉赛道,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和业绩增长充满信心,未来会择机继续实施回购。

    而在券商分析师看来,作为国产奶粉龙头企业,飞鹤当前股价被低估。“按照公司业绩及当前公司股价来看,飞鹤的股价明显被严重低估。”海通国际董事总经理闻宏伟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飞鹤今年公司将实施新鲜战略,主动降低渠道库存,保障产品新鲜度,短期业绩或有压力,立足长期发展,巩固公司长期竞争力。

    事实上,国内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下降,奶粉行业存量竞争加剧,这些都是市场担忧的因素。不过,作为一家拥有60年历史的乳品企业,飞鹤之所以能成为国产奶份额第一,其成长基因中离不开科研的力量。

    根据飞鹤ESG报告显示,飞鹤研究院现有研发专职人员72人,其中获有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8人、博士8名,用于硕士及以上学位成员占比81.9%。为积极推动产业振兴,公司大力投入产品创新研发和转型升级,2021年,飞鹤共投入研发资金4.25亿元。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2021年飞鹤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9篇,居国内行业第一。2020年至2021年,飞鹤两年研发成果突破六个行业“首个”,高质量科研成果助推星飞帆产品再升级。

    存量市场竞争加剧    

    国产龙头优势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乳制品行业的价格战一直存在,而这一现象也在婴幼儿奶粉行业上演,婴儿配方奶粉行业进入存量市场竞争阶段,品牌集中度将越来越高,这对于拥有品牌力及产品力的企业而言,无疑将享受行业调整带来的机遇。

    闻宏伟告诉记者,奶粉行业进入挤压式增长阶段,行业竞争加剧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行业仍存在结构性的发展机遇,二次注册制及新国标等政策的推出进一步增强国产奶粉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国产奶粉市占率将继续提升,并且引领部分细分品类快速增长。

    同样,在乳业专家宋亮看来,飞鹤业绩放缓不是说企业遇到了困难,而是代表企业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增长放缓,飞鹤也在不断地寻找新的增长点,比如,儿童奶粉就是飞鹤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之一。

    宋亮表示,近两年飞鹤在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可能会有所缓慢,但从中长期发展来看,飞鹤的发展前景依然很好。因为飞鹤拥有三大优势:第一是终端消费者的教育能力;第二是企业产品在终端的内控管理机制非常成熟;第三是飞鹤善于加强品牌传播能力。

    事实上,飞鹤在积极应对行业变化的同时,也在通过科研创新来加厚自己的护城河:布局全生命周期营养管理,继续拓宽产品线,功能细分化、奶源品类多样化,加大儿童粉和成人粉占比等。

    除了超强的产品力,飞鹤的财务状况也非常健康。2021年末,公司账上现金及其等价物突破96.29亿元,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14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充足的现金储备及现金流状况,不仅可以为飞鹤产品研发提供支持,还可以从品牌宣传、供应链、渠道拓展等多个维度给予帮助。

    虽然奶粉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但是,在宝宝的口粮要掌握在中国人手中的这一理念无疑会持续助力中国乳制品企业的发展。而作为行业龙头,飞鹤对于公司未来发展也十分有信心。“2023年的销售目标为人民币350亿元,2024年-2028年期间将实现15%的年复合增长率。”这是飞鹤管理层为飞鹤未来五年规划提出的目标,让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 张明富)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