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论耐心资本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2024-11-19 16:35  来源:证券日报网

    中航证券 董忠云 薄晓旭 符旸

    作为金融领域的专业术语,耐心资本首次在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提及——“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发展耐心资本”,发展耐心资本已成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大力构建耐心资本体系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是金融机构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壮大耐心资本的现实意义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带给我国的不利影响也在增多。我国经济虽然整体运行平稳,但也面临扩内需、稳增长、提信心等多重挑战,优化资源配置、助力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耐心资本对于统筹和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耐心资本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首位,要求“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但科技创新需要较高的研发成本和研发周期,需要资本有足够的耐心来提供支持。

    耐心资本由于其长期性、价值性等特征,相比企业的短期盈利状况,更关注企业研发投入、技术创新等非财务指标,与科技创新的匹配度较高。这决定了耐心资本敢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能立足全生命周期视角,结合国家战略服务科创企业,为科创企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能围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孵化等方向长期布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耐心资本是资本市场的稳定器

    近几年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推动基础制度创新,优化融资结构,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市场生态明显改善。9月底以来,在一系列政策加持之下,资本市场信心不断修复,稳定性增强。为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更好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功能,需要发展耐心资本来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耐心资本更加注重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不受短期波动影响,能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且持续的资金支持。从国外成熟市场经验来看,养老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是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向好、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资金力量。

    二、壮大耐心资本的主要途径

    耐心资本的发展需要多方共同支持,使其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和经济转型保驾护航。

    (一)在一级市场,要丰富募资渠道,拓宽和完善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吸引长钱长投。

    一级市场中,耐心资本多指中长期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与成熟市场相比,国内创投机构退出路径高度依赖IPO,新“国九条”之后,IPO节奏放缓,创投机构面临退出难题,退出难反过来导致投资端更趋谨慎,创投行业的“募投管退”循环链条出现脱节。

    因此,一方面建议从政策上丰富创业投资主体和资金募集渠道,建立和完善以政府引导基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鼓励这些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新兴产业,解决行业“缺长钱”的问题。10月24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6年,力争形成万亿级政府投资基金群、千亿级“20+8”产业基金群、百亿级天使母基金和种子基金群;备案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争取超过1万家等。深圳《行动方案》以培育引导耐心资本、大胆资本服务新兴产业为主线,为多渠道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作出良好示范。

    另一方面,鼓励、支持并购市场发展,鼓励资金投向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科技创新领域。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进一步明确了监管对于活跃并购重组市场的政策导向,未来需要继续优化并购重组交易机制和交易流程,拓宽和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渠道和机制,持续引导资本流向符合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领域如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以此吸引更多耐心资本进入市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加快“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二)在二级市场,要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让耐心资本“愿意来,留得住”。

    二级市场中,多是指养老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9月26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重点提出了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三方面举措,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未来要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优化资本市场生态,壮大耐心资本,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基础制度,从源头上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关,为耐心资金入市提供支持。最近几年,证监会陆续完善股票发行、信息披露、并购重组、股权激励、股份减持、分红、退市、投资者保护等各项制度,杜绝部分公司“带病上市”,实现劣质公司“应退尽退”,持续提升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维护投资者权益,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形成稳定的投资回报预期,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让耐心资本“愿意来、留得住”。

    另一方面,继续分类施策打通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的堵点,继续优化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中长期资金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放宽养老金、保险资金和基金投资范围限制,完善权益投资监管机制,促进耐心资本做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的来源,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总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科技和金融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要创造条件让耐心资本有信心长期投资,并能最后顺利退出获得长期收益。如此,金融和科技相向而行,向“新”而行,新质生产力才能加速形成,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CIS)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