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社融增速触底反弹 信用就能“宽”了吗?

2021-10-16 00:00  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日前公布的9月信贷社融数据并没有让市场看到宽信用的兑现。尽管有7月全面降准的加持,但无论从新增贷款、社融增量,还是从狭义货币增速来看,在实体经济有效需求走弱的背景下,即便央行释放充足的流动性供给,短时间内信用扩张也未现起色。

    宽信用还会来吗?短时间内恐怕难见明显趋势。一方面,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PPI同比持续走高,不断挤压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一些企业更是受到限电限产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端承压自然会减少对投融资的需求。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更为重要的,则是在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房地产调控两大政策基调未松动的背景下,过去依靠地产和基建拉动信用脉冲的“老路”不再行得通;而与此同时,优质的信用扩张新路径尚未成气候。虽说自去年以来,制造业贷款特别是高新技术制造业贷款增速远高于同期平均贷款增速,但尚不足以扛起宽信用的大旗。因此,即使在专项债发行放量的作用下,四季度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有望触底反弹,但其上行力度也会较为羸弱,年底前依然难现明显的宽信用。

    宽信用盼而不至是当前信用扩张新路径青黄不接的结果,其背后则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所必须经历的阵痛期。当前面临的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不单单是大宗商品价格高涨、能耗双控等带来的挑战,依然有疫情暴发前就存在的诸多经济结构性问题所产生的持续影响。在这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货币政策所能扮演的角色应更多是保持信用的松紧有度,既避免信用快速扩张加重债务风险,又避免信用过快收缩造成经济增长失速。这也是央行提出“保持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背后的政策考量。

    在宽信用短期内难以兑现的前提下,四季度实施降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仍需观察经济形势再相机而动。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应逐渐摒弃“降准就是货币政策宽松”的传统观念,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发生变化,依靠降准刺激信用扩张收效甚微,降准已逐步成为用于弥补基础货币缺口相对中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