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合理推测 规避年报资产减值地雷

2018-04-21 06:00  来源:证券时报

    年报期间,上市公司各类资产减值的地雷频频爆发,让投资者苦不堪言。巨额资产减值不仅表明公司之前的盈余质量存在问题,而且大概率存在财务造假的现象。其实,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可以通过提前合理推测规避投资风险,无论是“灰犀牛”还是“黑天鹅”。

    几年前,某家上市公司率先披露了当年第一份年度报告,净利润增速非常高。许多媒体纷纷报道称赞,公司堪当创新发展的典范,让笔者不禁哑然。与IPO的时候相比,公司年报的所谓漂亮业绩还不如上市第一年,因此公司上市几年其实没有什么突出的发展。关键问题是,公司在某一年做了资产类科目的大幅减值,致使净利润规模腰斩,然后再连续两年实现所谓高速增长。

    商誉测试减值是首当其冲的风险类别。与其他资产减值不同的是,商誉减值不可转回。所以,公司一旦决定商誉测试减值,金额规模一定是惊人的。毕竟亏1亿元是亏损,亏10亿元、50亿元一样是亏损,多亏一点,上市公司第二年运作盈利的空间更大一些,还可以做出一个百分之几十,甚至翻倍的利润增速,何乐而不为?

    已有上市公司宣布商誉减值数十亿元,导致2017年报净利润亏损数十亿元。在上市公司并购标的资产时,大家都有动机过分夸大标的资产的盈利能力,用收益法评估出远远超出标的公司净资产的所谓公允价值。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以保持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业绩神话总是那么容易破灭,所以每一年都有几起巨额商誉减值的公司案例。

    所以,当公司进行高溢价的并购重组时,投资者不得不多方小心了。特别是,如果并购存在跨界,那么整合管理会较为困难,很难实现产业链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而且,上市公司通过双主业、多主业经营的方式推高公司的市值水平,一定有着强烈欲望夸大标的公司利润水平,向市场展现公司美好的发展预期。

    投资者可以关注到,与商誉类似,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类科目同样是减值频发的大户,而且相互之间有非常强勾稽关系,可以帮助投资者发现风险。上述商誉减值数十亿元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规模非常惊人,来源于并购标的公司和自身业务经营。一直以来,媒体质疑公司隐匿关联方交易,大部分交易都是与关联方发生从而虚构夸大了收入规模。这些不真实的经营业绩,公司可以想尽办法撑一两年,但是时间长了资金链断了,业绩地雷一定会爆发。

    合理推测的重要性,怎么夸大都不为过。有一家公司2016年年报微亏,但如果剔除上亿元的存货资产减值,公司可以盈利数千万元。A股公司常见的业绩现象是,微利的公司远远超过微亏的公司,因为公司有太多方法通过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调整,挖掘出几百万元的盈利空间。更何况是,我们见惯了财务“大洗澡”导致巨亏的资产减值,但鲜见微亏的操作。

    那些增速过快、金额巨大的商誉、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科目,无一不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资产的定义,是未来能够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科目,但是只有上市公司才清楚,这些资产究竟还有几成比例可以转换为利润。大家与其关注公司的利润,不如卸下资产的各种妆容。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