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从吃饭财政到民生财政

2018-01-15 05:48  来源:证券时报

    一方面要精兵简政,减少政府公务开支;另一方面必须纠正错误观念,把财政收入主要用于解决普通居民的实际问题。

    乔新生

    我国现行预算法规定,公共财政预算主要是吃饭财政预算。吃饭财政预算的核心就在于解决政府供养人员的吃饭问题,包括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奖金、各项福利以及公务人员的办公费用。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公务人员的办公设施和办公费用不是吃饭费用,但正是由于财政供养人员需要办公设施和办公费用,因此,才导致财政收入中相当一部分用于建设办公设施。现在一个普通城市交通执法大队办公大楼建筑面积高达数万平方米,大楼建设和维修需要大量的费用,这些费用都出自财政收入,因此,普通城市居民社会福利水平不可能大幅度提高。换句话说,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解决吃饭问题,而不是用于改善民生,因此,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越多,财政供养人员的福利待遇以及办公费用也就越多。

    中国改革开放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深刻复杂。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并不等于中国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中国主要城市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发达国家,可是,这些城市居民实际收入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中国主要城市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可是,中国主要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和生活压力却越来越大。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值得社会各界深刻反思。

    中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和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之所以存在巨大的差距,与中国的财政收入分配体制有关。中国财政收入分配体制非常特殊,公共财政主要是为了解决财政供养人员的吃饭问题,根本无暇顾及普通市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地方政府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通过设立平台公司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取大量的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可是这样做的结果非但不会增加主要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反而有可能会导致主要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不断增加。当前我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超过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平均水平,这是一个令人惊悚的现象,它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财富重新分配的市场,拥有房地产就意味着成为城市的富裕阶层,而没有房地产就意味成为城市的中下阶层。中央政府之所以采取果断措施,加大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力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防止既得利益集团绑架中国的改革开放,把房地产市场变成少数冒险家的乐园。

    把吃饭财政和民生财政区分开来,就是要澄清事实真相,科学解释为什么中国主要城市国民生产总值超过部分发达国家,可是这些城市居民实际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有利于改善民生,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假如经济快速增长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那么,只能让那些既得利益者获取更多不当利益。中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可能地把吃饭财政变成民生财政,一方面精兵简政,通过机构合并,大刀阔斧地砍掉国家机关,减少政府公务开支;另一方面必须尽快纠正错误观念,把财政收入主要用于解决普通居民的实际问题。中央政府正酝酿开征房地产税,这是大势所趋。但是,中央政府必须充分意识到,房地产税作为地方税,不能用于吃饭问题,而应当真正用于改善民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经济快速增长造福于普通民众。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之所以把中国新时代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就是看到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所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把吃饭财政变成民生财政,中国改革才能克服主要矛盾,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