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股市热评 > 正文

​逾8100亿元研发投入 擦亮上市公司创新底色

2025-09-03 23:57  来源:证券日报 

    ■苏诗钰

    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再上新台阶,全市场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整体研发强度2.33%,同比小幅提升。这组数据不仅擦亮了上市公司的创新底色,更标志着创新由“可选动作”转为“生存刚需”,成为驱动中国产业向“智造”“创造”跃迁的强引擎。

    引擎的价值,不光看马力足不足,更要看方向准不准、耐力久不久。如今,上市公司的研发实践,正从规模增长向质效提升跨越,在破解创新痛点中释放更深层的动能。

    上市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相当于给产业升级筑牢了“资金底座”。过去,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回报不确定,不少企业对研发持保守态度。但现在,上市公司愈发认识到:市场竞争拼的不是简单的规模和成本,而是拼技术。研发投入看起来是在“花钱”,实际上是在给未来的竞争力“存钱”。守住了研发,也就守住了产业升级的主动权。

    超8100亿元研发投入背后,是企业实打实的战略转向,不再把研发当成“可花可不花的钱”,而是将其视作“必须守住的底线”。这种“敢投钱、愿投钱”的共识,让科技创新不再是空中楼阁,实打实的资金支撑为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跃迁打下了坚实基础。

    更值得关注的是,研发投入增长正从“盯着一个点使劲”转向“搭体系、铺全局”,给创新动能注入了“协同力”,让力气能往一处使。从数据来看,上半年,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科技属性进一步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发挥创新示范效应,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4.44个百分点。全市场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这种“龙头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的研发格局,让创新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1+1>2”的协同效应,推动产业升级从局部突破走向整体跃升。

    不过,要让研发投入真正成为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持久引擎,还需破解“重投入、轻转化”的难题。从半年报数据看,有些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虽高,但专利转化率依然较低,大量研发成果“沉睡”在实验室,没能变成实际生产力。

    问题根源在于企业没建立起从研发到转化再到产业化的闭环机制。一方面,研发方向和市场需求脱节,不少科研项目只停留在“技术可行”,却忽略了“市场需要”;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成果转化团队,难以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这就要求企业畅通成果转化机制,让研发投入的价值真正落地。

    透过半年报观察,超8100亿元的研发投入,既是上市公司创新决心的体现,也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底气。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研发投入增长只是“起点”,不是“终点”。未来,只有继续推动研发投入从规模增长转向质效提升、从单点突破迈向体系化布局、从重投入延伸到重转化,才能让研发投入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产业升级的“加速器”。这或许也是超8100亿元研发投入背后,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