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股市热评 > 正文

必选消费与科技股齐飞 A股迎来“两会时间”

2020-05-09 05:24  来源:证券时报

    本周,在海外市场五一假期整体下跌的背景之下,A股市场出其不意地顽强上扬,上证综指周涨幅为1.23%,逼近2900点关口,家电、食品饮料、酿酒等必选消费品与半导体、IT设备、软件服务等科技股比翼齐飞,但上涨的力度趋缓,A股市场静待能够强势引领大盘上涨的“领头羊”。

    科技股

    携手必选消费品上涨

    新宝股份、小熊电器等小家电股强者恒强,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老牌家电股也表现不错,贵州茅台突破1300元创历史新高,千禾味业、中炬高新、安井食品等食品饮料股也争相走出新高,这些必选消费品的上涨逻辑,主要是因为业绩持续表现良好,虽然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但相比科技股,必选消费品受到的影响要小很多,“比较优势”凸显,而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外资等机构投资者在必选消费品上面扎推持股,也不断助推必选消费品走出新高。

    与此同时,科技股在经过持续大幅下跌后,估值的安全边际逐渐显现,更为关键的是,美国等海外国家疫情虽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但扩散速度趋缓,确诊病例数字进入平台期,市场对海外疫情持续扩散的悲观预期得到改观,美股市场近期展开反弹,这对A股市场的情绪有提振作用。

    当然,美国等海外国家开始进入复工复产,这也意味着断裂的全球产业链将逐步得到恢复,可谓一大利好,尤其是对于科技产业,比如半导体、元器件、华为产业链、苹果产业链,一旦全球产业链进入修复期,或者预期转好,A股市场的科技股就很容易反弹。

    从宏观层面来看,全球市场的流动性充裕,实体经济亟待修复,而从国内来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启动,“两会”即将召开,这些都有利于A股市场的底部反弹。从经济基本面来讲,一季度是最差的时段,二季度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修复期,尽管外贸和出口还面临很大困难,但传统基建和新基建一起上阵,消费开始复苏,中国经济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资金在不确定的市场中追求确定性,一是必选消费品,二是超跌反弹的科技股。

    但本周市场有一个明显的迹象,就是必选消费品涨势趋缓,成交量萎缩,而且主要是龙头股在涨,必选消费品在经过这一轮大幅上涨之后,估值整体上已经不便宜,确实存在休整的动能,尽管中长期必选消费品仍将是市场的主线之一,但短期这一主线已经反映了经济复苏的预期。随着A股市场的逻辑从“内需必选”转到“经济复苏”,前期大幅下跌的科技股可能机会更多。

    “两会时间”

    哪些品种更有戏?

    从历史经验来看,“两会”召开前一段时间,A股大多是上涨的,这段时间政策利好频出,今年一季报和去年年报披露完毕,在中报披露之前,上市公司的业绩雷也不会出现,结合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今后产业发展趋势,A股市场以下几大板块尤其值得重视:

    首先是科技股,比如半导体、元器件、网络安全、数据中心等。科技股的逻辑,主要是国产替代、周期反转和成长动能。国产替代是毫不犹豫的方向,也是科技股最强有力的逻辑支撑,但在海外疫情没有出现明确拐点之前,科技行业的产能大面积释放不大可能,这也决定科技股的周期底部反转暂时也看不到特别明显的信号,所以科技股近期的上涨,不如春节后那么强势,震荡向上是科技股的主方向,尤其是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领域,比如半导体领域的光刻胶、高端材料等。另外,在后疫情时代,5G、数据中心、医疗信息化等要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的领域,会反复出现投资机会。

    其次是新能源汽车,随着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的扩容以及特斯拉国产汽车价格降至30万元以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需求端和供给端会迎来“双击”,消费的复苏也会增加需求,从上游的原材料,到中游的动力电池,到下游的整车,新能源汽车在后补贴时代会再次迎来投资机会。

    第三,因为疫情“受伤”最严重的旅游、酒店、餐饮、文化传媒,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尽管没有出现报复性消费,但整体趋势肯定是上移的,这些板块的龙头股,会逐步迎来估值修复期,比如港股市场的海底捞,A股市场的中国国旅、宋城演艺,近期都出现了一波上涨行情,即便是被巴菲特割肉清仓的航空股,在油价大跌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航空股,尤其是管理能力强的民营航空公司,也会迎来股价的反弹。

    第四,不仅是必选消费品,可选消费品的龙头企业,在经济恢复期仍将持续上涨,这些行业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正在迎来行业的结构升级,产品往中高端演化,以啤酒行业为例,啤酒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行业的驱动逻辑正从营收端转向利润端,结构升级会带来产品的中高端化,由此提升利润率。再比如化妆品行业,中国化妆品行业的龙头公司正在从国外化妆品巨头手中抢夺话语权和定价权,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和营销方式的变革,以及直播带货的兴起,化妆品的龙头公司将不断做大做强。

    从整体上来说,在各个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当下,投资者最好放弃挖掘黑马股的“雄心壮志”,老老实实研究行业趋势,把握各个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估值被错杀或低估时大胆买入,耐心持有,在市场明显疯涨时卖出。随着注册制的不断拓展,A股市场的结构大分化时代真正来临,各个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会越做越大,甚至挑战国际巨头,而业绩差的企业,比如ST股票,流动性会越来越差,直至退市。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