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股市热评 > 正文

桂浩明 :化解股票质押风险重在提高企业效益

2018-11-24 06:09  来源:证券时报

    在一行两会的直接干预以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一度风声鹤唳的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得到了有效的缓和,这不仅使得相关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得以缓一口气,也令股市摆脱了因为质押爆仓所带来的下调压力,行情由跌转升。

    然而,面对现在这种似乎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人们恐怕还无法为之庆幸,相反更多的还是感觉到压力。很简单,现在上市公司质押风险的解除,并不是因为公司经营改善,利润有了提高,从而驱动股价回升,而是外部资金的驰援,或者是把质押的股票接收过去,或者是充当了质押股票的维持保证金。这也就是说,是以各种增加现金的形式,避免了爆仓的出现。但问题是,之前之所以会出现质押风险,从本质上说还是因为公司业绩不佳,股价不断下跌,结果导致维持保证金不足。另外,大股东将质押的资金用于其它投资,如果能够产生预期效益,那么也能够形成现金流,及时予以归还。而实际情况是,大量质押资金的投资绩效并不理想,结果就是归还资金的压力要靠大股东另外再筹资解决。而筹资不顺以及股价又出现下跌,风险也就产生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化解质押风险,主要是政府和金融机构帮助大股东完成了筹资,由此让质押问题不至于在当下爆发。但问题在于,不管筹资活动如何进行,最后总要连本带利归还。如果所投资的项目仍然没能够产生预期中的效益,或者公司的利润没有相应提高,那么今后这些驰援的钱如何还呢?难道那些股票的质押活动要无限期地延续下去?

    在质押风险从证券业向银行业蔓延,并且可能导致大量上市公司股价暴跌、控制权易主,从而严重威胁到市场的平稳运行时,有关方面果断出手是完全必要的。但必须承认,要真正解决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风险,仅仅通过吸收资金,保证维持担保的比例是不够的,在本质上,这只是一种“输血”的行为,而要从根本上化解质押风险,需要的是恢复与增强上市公司的“造血”能力,只有其效益提高了,质押才会做到风险可控。而通过质押所筹资金的投资成功了,质押的真正解除也就有了希望。要实现这一目标,显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前几年经济扩张还比较快的时候,这些企业的经营这样困难,那么到了经济增长逐步放缓的现在,企业经营难道会出现奇迹般的改善?虽然人们希望出现这样的状况,但面对现实,还是要有一个客观的态度。

    应该说,有关部门出手驰援上市公司,作为缓解其质押风险的第一步,的确十分重要。而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真正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市公司应专心致志地搞好主业,心无旁骛地抓好实业经营,这是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投资收益的重要基础。上市公司还应该从股票质押发生风险中汲取教训,毕竟这里或多或少存在盲目投资、风险控制不力的问题。不能因为现在政府出手纾困,就认为可以继续随意扩张。

    对于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质押风险的缓解,对股市当然是利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上市公司的效益自然就提高了,投资就成功了。把质押风险的缓解视为股市的炒作题材,实在是一种低水平的投机行为。

    (作者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