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产经评论 > 正文

把握“三个转变” 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2025-05-26 23:48  来源:证券日报 

    ■贾丽

    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沈阳这座老工业城市正以数智化重塑筋骨,一条从“钢带”到“智带”的突围之路逐渐清晰。这不仅是东北振兴的微观样本,也折射出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的进化密码。

    笔者认为,振兴老工业基地不是简单的“腾笼换鸟”,而是要在智能化的根系上,嫁接出数字时代的繁花。当下,人工智能呈现高速发展之势,传统产业的“老树”要借助AI发出“新枝”,并成长为枝叶繁茂的“生态之树”,关键在于把握“三个转变”。

    其一,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重构转变。

    建议各方构建“智能共同体”,激活产业集群新动能‌。例如,辽宁的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重工等先进制造产业优势大、带动性强,在新一轮“智改数转”和大规模设备更新下,打造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工业母机产业集群,为产业大踏步发展注入力量。在具体操作路径上,可以组建行业级AI创新联盟,推动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共建数字孪生平台;设立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基金,重点支持“链主”企业牵头建设共享;加速开发行业专用大模型。

    其二,从技术应用向生态培育转变。

    从产业链企业的角度出发,要创新场景,发展转型升级新生态‌。建议各地建设区域性AI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可以开放智慧矿山、数字工厂等示范场景;建立“场景清单+技术攻关”对接机制,推动AI企业与传统企业深度连接;完善场景应用收益分享机制,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其三,从被动改造向主动创新转变。

    培育“数字新工匠”,积蓄持续发展新势能‌。例如,在沈阳鼓风机集团,“老师傅+AI”的传承模式让百年工艺焕发新生。建议各地系统采集老工匠的技术经验,建立“数字工匠”培养体系,培育既懂传统工艺又掌握AI技术的复合人才;创建行业知识共享平台,搭建工艺知识图谱库。

    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这些跃动在智能车间的数据流、穿行在数字矿山的机器人、翱翔在智慧空域的无人机群,正在奏响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强音。这场产业变革,不在于抛弃传统的“根脉”,而在于用创新“活水”浇灌出新的生机,如此方能激发出持久而强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