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尚伃
见习记者 于宏
科技金融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月7日,科技创新债券一揽子配套政策出炉,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部署。5月9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启航。
科技型企业的创新需要长期低成本资金的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可发挥精准滴灌的作用。当前,证券行业以政策为导向,依托发行、承销、做市全链条服务优势,撬动金融资源向科创领域倾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家券商已组建跨部门工作组,通过各业务线协同,构建“全链条服务支点”,彰显服务科技创新的责任担当。
发行破局
首批券商科创债券落地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明确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纳入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范围。
在政策推动下,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迎来集中爆发。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5月7日至5月26日,共有140余只科技创新债券启动发行,募集总额逾3000亿元。其中,券商快速响应、纷纷入局,发行了首批证券公司科技创新债券,落地金额已突破210亿元,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中金公司研究部信用研究负责人许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进一步拓宽发行主体范围,有助于扩大科技金融服务覆盖面。同时,债券发行、信披、承销、做市、信评、投资、指数、管理、评估等相关业务环节的完善也为科技创新债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券商首期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规模来看,招商证券合计发行规模为50亿元,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发行规模均为20亿元,东吴证券发行规模为12亿元,平安证券、中信建投、兴业证券、东方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光大证券、中国银河发行规模均为10亿元,财通证券发行规模为8亿元,华泰证券发行规模为7亿元,国联民生、华福证券、华安证券、西南证券、长城证券发行规模均为5亿元,国元证券发行规模为2亿元。
券商科技创新债券受到投资机构热捧。例如,国联民生本期债券全场认购倍数超5倍,东方证券本期债券全场认购倍数超8倍,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领域及相关公司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
聚焦募资投向,券商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资金用途呈现出“股债基联动”的显著特征,通过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引导资金活水流入硬科技企业的培育和发展环节,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领域配置。
“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是国联民生借助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国联民生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国联民生积极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本期债券的发行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服务科创企业融资的能力,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值得关注的是,推动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是政策的重要着力点。首批券商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的平均票面利率为1.69%,最高为2.1%,最低为1.67%。
“大金融板块预计将是科技创新债券接下来的供给主力。”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可依托专业优势和丰富的资本市场运作经验,精准对接科创企业股权投资、产业孵化等多元化需求,为企业融资搭建桥梁,赋能科技创新领域高质量发展,并把握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做市等方面业务机遇,推动自身的业绩增长。
承销发力
加大对科创企业融资支持
在5月22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表示,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风险共担、加速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在“科技—产业—金融”的循环中发挥关键枢纽作用。
作为资本市场中的专业中介机构,证券行业不断挖掘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需求,持续为科创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而科技创新债券正成为券商的重要发力点。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科技创新债券存量为2071只,债券余额合计为2.24万亿元。从券种结构来看,各市场主要品种均有覆盖,公司债存量余额最多,为1.24万亿元,债券数量达1138只。
当前,券商正积极发力科创债的承销业务。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5月26日,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科创债的承销金额均超400亿元,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中国银河、东方证券、光大证券、国信证券科创债的承销金额均超100亿元,整体形成“头部集中、多元参与”格局。
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固定收益组执行负责人程达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科创债相关政策发布后的一周内,中金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协助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杭州银行等8家银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合计达900亿元。相关债券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发放科技创新领域贷款等,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截至目前,中金公司参与了全市场90%的银行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
做市赋能
激活科创债二级市场流动性
债券市场“科技板”启动后,券商充分发挥债券做市商的专业投资定价能力,通过多种报价方式提升市场流动性,为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和流通提供支持,为科技创新领域注入金融活水。
从实践层面来看,中信证券依托多元持仓匹配市场各类型投资者的投资交易需求,为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实时提供高质量的双边报价以及定制化交易服务。目前,中信证券已为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发行的190余只科技创新债券提供多种做市报价方式,有效提升市场流动性。
如今,券商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布局已从单一的融资服务向全生态链条延伸。中国银河作为科技创新债券的首批投资机构和综合做市商,通过“一级投资+二级做市”的创新模式,参与首批银行间科技创新债券全品种做市,构建债市“科技板”多层次做市生态。此外,为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对科技创新债券的投资交易需求,提升科技创新债券流动性,东方证券创新推出“东方证券国开科技创新债券篮子”,以多种形式助力科技创新债券的流动性提升,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总体来看,券商正进一步强化专业能力,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等产品的承销、投资、做市力度,在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同时推动自身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