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用户习惯已经养成,支付宝收费影响有限
■本报记者 李冰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继微信信用卡还款收取手续费后,2月21日,支付宝也宣布,自3月26日起,通过支付宝给信用卡还款将收取服务费。
对此,支付宝方面表示,收费的原因是综合经营成本上升较快,调整信用卡还款的服务规则是为了减轻部分成本压力。
第三方支付机构
面临综合成本上升压力
微信信用卡还款收费数月之后,2月21日,支付宝对外发布公告表示,为了持续向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自3月26日起,通过支付宝给信用卡还款将收取服务费,这一消息也迅速蹿升至各大网站头条。
不过,与其他信用卡还款收费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同,支付宝提供了每人每月2000元的免费额度。也就是说,每人每月信用卡还款2000元以内依然免费,超出2000元的部分,再按照0.1%收取服务费。如果用户需要提升自己的免费额度,可以通过支付宝会员积分进行兑换。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用户来说,相比于消费、理财等服务,还信用卡属于频次较低的功能,而且除了微信和支付宝,用户可以通过银行网银等渠道免费还款,此次收费对用户的影响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支付宝调整信用卡还款的规则并非业界首例。去年8月1日,微信开始对信用卡还款进行收费,每一笔收取0.1%的手续费,不设置免费额度。
对于收费原因,支付宝和微信回应都比较坦诚,支付宝称,是综合经营成本上升较快,调整信用卡还款的服务规则是为了减轻部分成本压力,勉力支撑并不利于可持续的发展。而微信支付也曾在开始收费之际就表态称,因每一笔还款背后都会产生支付通道手续费,此前腾讯财付通一直在投入成本进行手续费补贴。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断直连和备付金集中存管后,支付机构凭借庞大的用户基础获取的谈判话语权和沉淀利息收入大幅削弱,面临综合成本提升和营业收入缩窄的双重压力,免费提供服务的定价策略失效,服务收费正在成为行业趋势。站在支付行业的角度,这是向正常的商业逻辑回归;站在用户的角度,中小支付机构和手机银行对转账还款等基础业务仍在实施免费策略,用户可以用脚投票另作选择,也谈不上会受多大的影响。
互联网服务进入收费时代
银行等机构将迎利好
微信和支付宝先后针对信用卡还款收费,再次引发关于互联网服务是否已经进入收费时代的讨论。
信用卡的使用在我国已经十分普遍,根据《2018年信用卡行业报告》显示,以90后为主的年轻群体已成为信用卡持卡用户的关键人群。对于持有多家银行信用卡进行消费的用户来说,通过一个App进行统一管理是最为理想的方式。
目前,百度、腾讯、阿里旗下的金融业务都提供信用卡还款服务,正是由于可以绑定多家银行的信用卡并进行统一还款管理,因此受到了大众的推崇。随着微信和支付宝相继对信用卡还款收取服务费,想必客户流失也会在一定时期有所体现。
过去几年中,互联网上有越来越多的服务项目开始收费。据中国国家版权局的调查,2017年互联网内容中收费型内容几乎占到一半,而用户面对收费也开始从不习惯转为习惯。爱奇艺去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爱奇艺会员数量达8070万人,同比增长89%。会员付费占其总收入的41%,而曾经的收入顶梁柱广告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则降至34%。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任何行业都不存在永恒的免费模式,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收费与否,最终是取决于企业提供的服务是否值得消费者为此付费。而支付宝继微信之后开始收费,最大的“赢家”或将是银联旗下云闪付、京东金融及度小满金融等其他互联网金融巨头。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在云闪付App内,还信用卡继续免手续费,支持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大部分银行,同时还提供信用卡账单查询等服务。
同时,记者发现,京东金融及度小满金融也依然是还信用卡免费模式。而各家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官方APP上还款也仍为免费。诸如招商银行掌上生活APP绑定多家银行信用卡仍是免费还款。
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支付宝收费给第二梯队的支付机构和银行带来了利好,但因为用户习惯已经养成,所以影响也比较有限,预计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变化。”
15:52 | 凯美特气两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
15:51 | 猫眼研究院发布《2025五一档数据洞... |
15:50 | 国寿投资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ES... |
15:26 | 江南布衣“源于雪域 绒于自然”探... |
15:10 | 普洛斯中国一季度运营稳健 |
14:25 | 斯凯奇宣布同意被3G资本收购 预计... |
14:20 | 年营收首破千亿元 四川长虹加速AI... |
11:40 | “7天5板”牛股突发利空,开盘跌停... |
10:58 | 稳进提质绘新篇 中诚信托2024年报... |
10:46 | 淘宝闪购上线6天:外卖单日订单量... |
23:49 | 4家上市车企一季度净利润占板块逾... |
23:49 | 第137届广交会闭幕 创新拓宽多元市...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