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互联网金融 > 正文

京东金融研究院发布《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

2018-06-02 07:23  来源:证券日报网 李冰

    本报记者 李冰

    5月31日,由京东金融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共同撰写的《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指出:未来数字金融反欺诈之路应该从数据、技术和机制三个方面均衡发力。

    目前,数字技术与金融行业融合发展,催生数字金融新业态。与此同时,金融欺诈风险不断扩大,反欺诈形势严峻。传统反欺诈手段维度单一、效率低下、范围受限,难以应对新型的欺诈手段。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杨东表示,反欺诈方式必须从孤军奋战走向联合打击。反欺诈不仅仅是针对既已发生的诈骗行为,事前做好防止工作,防患于未然、打击于无形才是上上之选。

    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金融市场的体量和发展潜力被逐步放大。与此同时,其暴露的风险隐患也与日俱增,欺诈现象层出不穷。数字金融欺诈手段由之前较为简单的盗号、盗刷演变为现在的借助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从撒网式向精准化转变,并叠加传销、兼职赚钱、网购退款、金融理财、虚拟货币等更为复杂多样的手法。

    京东金融研究院院长孟昭莉表示:由于数字与金融的“联姻”,金融的欺诈行为呈现出专业化、产业化、隐蔽化、跨区域等新特征,对传统的反欺诈手段形成极大挑战。因此,针对金融领域的反欺诈技术也应不断革新,既要精准打击存在的风险,也要执棋先行,做到防患于未然。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网络犯罪侦查系主任秦玉海认为,从实践经验来看,反欺诈之战不是某一种技术或方法的单打独斗,而且一场集数据、技术和机制于一体的综合防御战,数据是反欺诈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前提,技术是打赢反欺诈之战的重要支撑,机制是优化反欺诈效果、提升反欺诈能力的重要保障。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