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洁
近期,多家中小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不同期限存款产品下调幅度不同。与此同时,存款利率调整后,部分银行出现长短期利率“倒挂”的现象。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当前,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较大,主动调整负债结构的需求加大。部分银行出现存款利率“倒挂”,反映出对利率下调趋势的预期较为一致。商业银行基于利率下调的预期,运用利率定价对存款行为进行主动调节引导,以缩短负债的平均到期时间。
缓解负债端成本压力
10月22日,大连旅顺口蒙银村镇银行官方公众号发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调整表”显示,该行活期存款调整后执行利率为0.15%;整存整取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期年利率分别降至1.15%、1.35%、1.45%、1.55%、1.9%,五年期年利率保持不变仍为1.85%。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梳理,10月份以来,已有包括福建华通银行、辉县珠江村镇银行、上海华瑞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下调。其中,上海华瑞银行年内已对存款利率进行多次调整。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部分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一是由于部分中小银行存款增长较好,在此前提下,付息负债成本管控目标取代流动性目标成为了首要目标;二是中小商业银行为了保持净息差水平,采取了更加灵活的资产负债配置策略,积极提升存款定价的精细化程度,进一步强化对被动负债的主动管理。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其核心原因在于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在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多次下调导致资产收益持续承压的背景下,这些银行不得不通过下调存款利率来缓解负债端成本压力。此外,市场对未来利率进一步下行的预期不断增强,也促使银行提前调整长期存款利率,以避免锁定过高的负债成本。
“这一调整对储户而言,意味着存款收益有所缩水,可能推动部分资金从存款转向理财、国债等收益相对更高的低风险产品。从宏观角度看,银行负债成本的下降,也为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支持实体经济创造了条件。”薛洪言进一步表示。
拓展发展空间
另据记者观察,部分银行还出现了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的现象。例如,大连旅顺口蒙银村镇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85%)低于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9%);上海华瑞银行存款利率调整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1%,与该行二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相同,且低于该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15%)。
此外,大型银行方面存款利率也存在此类现象,例如,建设银行App显示,该行三年期存款产品(整存整取)最高利率为1.55%,五年期存款产品(整存整取)最高利率为1.3%。
在薛洪言看来,部分银行出现存款利率长短期限“倒挂”的现象,反映出银行预期未来利率将继续走低,因而不愿承担长期高息负债带来的风险。同时,通过压低长期存款利率,银行也有意减少长期限负债在总负债中的占比,优化负债结构,以更好地应对资产收益下行的压力。
那么,在存款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应对挑战并拓展发展空间?杨海平建议,一是依托本土优势,推进战略管理方式变革,将战略中心型组织建设与创新型组织的打造进行融合;二是深入研究区域市场、区域经济、区域产业,结合原有业务基础,推进融合创新,打造竞争优势;三是巩固原有优势,并进行数字化升级;四是在服务过程中加载特色化增值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
“面对当前挑战,银行可从三个方面拓展发展空间。一是推进资产负债的精细化管理,在资产端坚持风险定价,确保收益覆盖风险,在负债端积极拓展代发薪、快捷支付等业务,努力扩大低成本活期存款规模。二是积极拓展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优化收入结构。三是结合自身特色寻求差异化发展。”薛洪言进一步表示,总体来看,当前利率调整是商业银行适应经济转型与利率市场化深化的必然过程,银行需在有效控制成本与积极推进战略转型之间取得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