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洁
8月24日,建设银行在北京、香港两地同步召开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
在香港发布会现场,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带领副行长纪志宏、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董事会秘书胡昌苗出席;北京会场有建设银行行长张金良、副行长崔勇、李运、王兵、李民出席。

北京会场/建设银行供图
对于建行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张金良表示,“建设银行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客户基础不断夯实,重点风险有效管控,各项业务稳步增长,发展质效持续向好。”
截至6月末,集团资产总额38.3万亿元,负债总额35.3万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73亿元,同比增幅3.12%,经营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净息差1.79%,资产收益率0.92%,净资产收益率11.95%,核心指标稳健均衡,保持同业较优水平。不良贷款率1.37%,拨备覆盖率244.48%,资本充足率17.40%,资产质量和风险抵御能力保持良好。
张金良表示,下一步,建设银行将持续提升金融供给能力和水平,做好量价险平衡,努力提升盈利能力,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在业绩发布会现场,建设银行管理层围绕房地产金融、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提前还款情况、资产质量、经营质效等热点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热点一:
存量按揭贷款重定价会对净息差有一定影响
针对市场较为关注的存量按揭贷款重定价问题,生柳荣表示,“存量按揭贷款利率按市场化原则来进行重新商定,确实对后续的银行净息差会产生一定影响。现在监管部门的具体细则还没出来,各家银行也在沟通,现在测算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总体上(净息差)肯定会有一定的下行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从该表述来看,政策导向实际上是希望商业银行的净息差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从我们自身的努力来看,也希望在净息差方面能够采取一些措施,至少使其下滑幅度能缓慢些。”生柳荣称。
对于LPR下降的影响,生柳荣表示,因为贷款的重定价,特别是个贷部分的重定价主要是集中在上半年(特别是1月份),所以今年下半年LPR下行的影响对建行相对会小一些。初步测算,LPR下行的影响跟存款利率下行的影响大致能够相互抵消。
热点二:
积极配合地方政府“保交楼”工作
整体复工进展比较顺利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不断优化对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调整,特别是“金融16条”进行了延期,下一阶段,建设银行将在房地产领域采取哪些措施和配套支持也备受关注。
“我们在满足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特别是在防范化解市场风险的同时,一直坚持对优质房企不断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同时也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健健康发展。”崔勇表示,“金融16条”延期政策发布后,建行开展了以下行动:一是第一时间进行落地落实。通过存量债务的展期和调整,对贷款方案上进行了优化,稳妥化解了存量房地产的市场风险。二是落实优质房企改善资产负债表的计划。建行在统筹做好集团资产的激活、包括负债的接续、权益的补充、预期的提升这四项行动和重点任务的推进,统筹推进房地产业相关工作,更多很好满足房地产的合理需求,极大地改善了一部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三是深入开展新金融实践活动,提升金融产品服务的含金量。四是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的原则,积极配合地方政府保交楼、保民生工作。目前来看,复工率按照住建部的统计达到100%,建行内部好的楼盘整体复工进展比较顺利。后续还需要各方努力,一边关注,一边逐项推动,总体上目前质量非常好。
热点三:
近几月提前还款需求总体趋于稳定
在个人住房贷款市场需求方面,李运表示,“上半年中央和地方接连出台房地产方面的支持政策,前期积累的一些购房需求也在逐步释放,特别是一季度全国商品住宅成交规模持续回升,带动我行按揭贷款上半年的受理量、投放量同比和环比都明显回升,7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明确指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我们也会持续关注政策的出台动态和市场形势,不断提升对客户的服务能力,积极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来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就提前还贷的情况,李运表示:“我们也观察到近几个月新受理的提前还款需求总体上已经趋于稳定,相比4月份的峰值下降了不少,未来将继续做好相关服务,同时多措并举,推动零售信贷的高质量发展。”
热点四:
个人住房领域不良率走势符合预期
并未对资产质量的整体稳定造成冲击
“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营形势,我们坚持底线思维,把风险管理看成是银行经营的生命线,把资产质量管控作为全行的工作重心。”王兵表示。
截至6月末,全行不良贷款率1.37%,较年初下降了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5%,较年初下降了0.02个百分点。整体来看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平稳。拨备覆盖率244.48%,较年初上升了2.95个百分点,保持了良好的风险抵补能力。
从下半年的情况来看,王兵表示,“资产质量与实体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与建行的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密不可分。从当前经营运行恢复的情况来看,正如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的‘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所以我们预计下半年经济将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我行自身风险管控能够来看,将坚持推进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打牢管理基础,科学研判风险形势,前瞻主动管控风险,持续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效能,尤其是加强对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测、化解和处置。”
分业务领域来看,截至6月末,建行公司类贷款不良率1.88%,较年初下降了0.2个百分点,零售领域截至6月末,个人类贷款不良率0.61%,虽然小幅上升了0.06个百分点,但仍然保持着较低的水平。
“其中大家比较关注的个人住房领域不良率是0.42%,虽然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不良率上升了0.05个百分点,但是走势符合我行的预期,也并没有对我行的资产质量的整体稳定造成冲击。同时,对于存量的不良资产我们进一步加强经营理念,经营意识,加大不良处置力度,为全行的结构态度和效益提升提供坚实的支撑。”王兵表示。
热点五:
提升经营质效统筹平衡好五方面关系
在经营策略方面,谈及建行如何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经营质效,提升自身的利润增长,张金良表示,下半年,将切实增强大局观和宏观的研判能力,以深化新金融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统筹平衡好总量和结构、规模和效益、短期和长期、局部和全域、以及发展和安全五个方面关系。努力提升经营质效,为客户、为股东、为社会持续创造更大价值。
具体来看,主要是从提升经营收入,控制经营成本两个方面下功夫,来提升经营质效。
关于提升经营收入,首先要稳住净利息收入的基本盘,从量的方面要按照宏观政策的要求保持信用投放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为实体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有力、稳固、可持续的金融支撑。从价的方面,要坚持商业可持续的基本逻辑,加强存贷款定价的精细化管理,努力保持一个合理的净息差水平,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与此同时要持续做好信贷结构的调整。此外,要拓展非利息收入的增长极。
关于控制经营成本,第一,要努力控制资金成本,将围绕建生态、搭场景、扩用户,以数字化经营不断夯实客户账户基础,强化资金体内循环,积淀低成本的结算性资金。第二,要努力控制信贷成本,继续从严从实抓好全面风险管理,持续完善“三道防线”的协同机制,做好资产质量的主动管控和跨周期管控。第三,努力控制运营成本,坚持全面成本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向成本管理要效益。
(编辑 李波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