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活动 > 正文

第十三届金洽会在沪举行 行业大咖共话金融开放与科技赋能

2019-12-14 11:47  来源:证券日报网 刘会玲

    本报记者 刘会玲

    2019年12月13日,由上海金融业联合会指导,上海经济管理中心、零壹财经·零壹智库、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上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洽谈会(以下简称“金洽会”)暨金融科技论坛在沪举行。

    作为第十三届金洽会的亮点活动之一,本次论坛汇聚行业协会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头部金融科技企业的代表以及第三方平台的行业观察者,共同探讨金融开放与科技赋能。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负责人屠友富表示,金融和科技从来密不可分,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面对金融科技发展日益重视。尤其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对金融科技工作做出了顶层设计。本周,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也提出了建设金融科技中心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内涵。

    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孟添谈到了作为金融科技长期观察者和研究者,对金融科技的再思考。他认为,金融科技的本质是金融,定位是对金融的有益补充,想要做有温度的金融,想要服务更多的长尾人群,金融科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跟监管密不可分,需要创新和规范的平衡,发展金融科技,应重视健康的生态圈的培养,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李健在谈到传统银行业面对金融科技的挑战时表示,从“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的调研结果来看,超过54%的银行高管认为金融科技对于银行未来的机遇大于挑战。他同时表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的商业银行很好地完成了国务院提出的实体经济金融成本降1%的目标,这当中金融科技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

    零壹财经合伙人于百程主要就开放银行进行了分析,他表示,“在开放互联网的背景下,未来对于银行业、金融业的改造是必然趋势,开放银行是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必然方向。在这一过程中,银行应在保持资产规模、网点数量、成品和品牌等竞争力的同时,注重对个性化场景的选择,以及对场景用户的精准预判和快速响应。”

(编辑 乔川川)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